满慧明
国有建筑企业作为促进国民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在基础设施搭建与国计民生稳固上起到关键支撑作用。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度拓展推进,建筑行业竞争更趋白热化,企业面临的廉洁风险与治理上的挑战渐趋繁难。在此背景下,若传统纪检监察工作与项目党建工作各自行事,不仅难以促成力量聚合,还存在“两张皮”现象的潜在风险。将纪检监督的刚性约束与项目党建的政治引领高效融合、推动一体化实施,是优化企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这一策略既能有效防控工程项目领域的贪腐风险,又能将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管理、发展优势,为国有建筑企业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健全协同机制,筑牢一体运行制度基础
推动纪检监督与项目党建一体化,首要任务是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构建协同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这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确保两项工作从谋划、部署到执行、考核的全过程融合。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其一,建立联席决策机制。在项目党支部委员会的组织架构中,明确纪检委员(或派驻纪检监督员)的职责与权限,使其进入项目重大决策层,确保在劳务分包、材料采购、资金支付等关键事项决策前,廉洁风险评估与防控意见能够直达核心,实现监督关口前移。例如,在某跨江大桥项目中,党支部设立纪检委员参与每周的生产调度会,对大宗材料招标方案进行合规性前置审核,有效避免了“独家议标”的风险。其二,推行责任融合清单。将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具体化、清单化,明确项目党支部书记为廉洁建设第一责任人,对项目经理的业务职责与廉洁职责同步考核;同时,制定《项目部“两个责任”融合履职清单》,使党建任务与监督事项一一对应,避免责任虚化。其三,实施一体化考核评价。改变党建考核与纪检考核分头进行的模式,制定统一的《一体化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将项目廉洁状况、问题整改成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作为核心指标,考核结果与项目班子绩效、评优评先直接挂钩。
通过以上机制性安排,能够使纪检监督与项目党建从“物理相加”迈向“化学相融”,形成制度性合力,为一体化推进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框架,从根本上保障两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聚焦关键环节,嵌入廉洁风险防控流程
一体化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精准切入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业务流程,将监督要素无缝嵌入权力运行的关键节点,使党建工作在风险防控中体现价值。这意味着纪检监督不能浮于表面,项目党建不能空喊口号,而应共同作用于业务链条的“咽喉”地带。实践层面,应聚焦三个关键环节进行深度嵌入。首先,嵌入招标采购环节。项目党支部应牵头组织对潜在分包商、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与廉洁背景调查,并联合纪检力量共同监督开标、评标全过程。可以推行“廉洁共建”模式,与中标单位签订《廉洁合作协议》,将“吃拿卡要”等行为纳入黑名单管理,从源头净化合作环境。其次,嵌入计量支付与资金管理环节。支部纪检委员需定期核查工程计量资料的合规性与真实性,对超出合同约定的变更、签证进行重点复核;同时,推动财务信息公开,在党员活动室或公共区域公示重大资金流向,主动接受全体党员和职工群众的监督,挤压权力寻租空间。最后,嵌入竣工验收与结算环节。党支部可组建以党员技术骨干为核心的“党员突击队”,负责竣工验收的质量把关,同时赋予其监督职责,对结算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内部初审。纪检力量则对验收结算过程中的履职情况进行再监督,严防“人情验收”和“虚假结算”。
这种聚焦关键业务的嵌入式监督,使党建工作的“触角”深入到了项目管理的肌理之中,让纪检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流程和控制节点。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廉洁风险的可防可控性,更让项目党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得以实实在在地发挥,实现了监督效能与发展效益的双重提升。
三、创新载体形式,打造基层融合实践阵地
制度与流程的落地,需要充满活力的载体和贴近一线的阵地作为支撑。面对建筑项目分散、党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必须创新工作方式,将一体化的理念转化为可感知、能参与、见实效的日常活动,打造坚强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创新实践可从以下载体入手。一是打造“互联网+智慧监督”平台。利用企业微信、钉钉或自建App,开设项目党建与廉洁监督一体化模块;同时,设置“党员先锋岗”任务认领、线上“三会一课”、廉洁微课堂、线上举报箱等功能,实现学习教育、日常监督、意见反馈的线上化、实时化,打破时空限制。二是创建“廉洁文化示范点”。将项目驻地的生活区、办公区打造成廉洁文化宣传阵地,通过设立廉洁警示牌、张贴廉洁标语、讲述廉洁故事、评选“廉洁示范岗”等方式,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让党员职工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使廉洁自律成为项目团队的共同价值追求。三是开展“主题融合式”党日活动。摒弃枯燥的纯理论学习,将党日活动与安全生产检查、质量创优研讨、技术难题攻关等业务工作相结合。例如,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无违章、无投诉”主题活动,或组织党员对项目成本控制进行“诊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步强化党员的党性修养、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
通过这些形式新颖、内容务实的载体,将抽象的“一体化”概念转换为具体鲜活的实践案例,切实带动了基层党员参与的热情。这不仅拉紧了项目一线的思想缰绳和廉洁红线,也为传统党建与监督工作赋予了崭新的时代活力,让其更贴近生活实际、更能汇聚各方人气、更拥有可靠后盾,最终把项目部这个“临时机构”造就成可攻坚克难、风清月朗的持久坚强阵地。
四、结语
国有建筑企业纪检监督与项目党建的一体化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以健全协同机制提供制度支撑,以聚焦关键环节实现精准发力,以创新载体形式激活基层活力,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该策略的成功实践,能有效破解“两张皮”困局,将党的政治优势与组织效能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国有建筑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筑牢“防火墙”、装上“助推器”。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集团建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