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液技术服务中心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责主业,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强化政治监督,
保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强化政治监督。中心党委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13次,保证党中央以及公司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严格落实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制定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同研究部署、同推进落实、同检查考核。同时,与各党支部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推动全面从严的政治责任层层落实。
加强基层“一把手”日常监督。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廉洁自律情况,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查阅基层“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是否规范、民主集中制是否落实到位,确保决策科学民主、依法依规,督促基层党支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基层领导班子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
强化政治生态评价问题整改。把整改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围绕政治生态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召开专题会剖析原因,查找症结,研究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每月定期督办,落实整改进度,形成会议记录,动态完善《整改工作落实情况台账》《问题整改进展情况统计表》《整改成效明细表》,定期盘点、对账销号,推动完善《中心合同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4项,确保整改任务件件有着落、事事见成效。
强化部门联动,
持续提升“大监督”实效
中心党委统筹财务、生产、技术、物资等机关各业务线条监督效能,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全流程监督,制定《建立廉洁风险预警机制的工作方案》,全面查找廉洁风险,分级制定防控措施,建立动态预警评估制度、完善预警处置方式,将从严监督贯穿于全链条降本增效,强化职能监督压实“第一道”防线。
专项监督精准有效。坚持问题导向、风险导向,精准选题立项,围绕业务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加强业务线条动态管理,开展运费、差旅费、库存余料、单井方案精准性监督4项专项监督,制定具体详细的监督治理方案和措施,跟踪管理、精准实施,采取周分析、月小结、季汇报形式,做实做细专项监督治理,实现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的转变。上半年,专项治理小组共检查20余次,形成问题清单12项,能立查立改的立即整改,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堵住了管理漏洞,消除了风险隐患。
基层廉洁风险严密扎实。各党支部召开支委会专题研究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风险防控,结合工作实际,仔细梳理岗位职责,可能发生廉洁问题的风险点全面排查,梳理内部管理的“薄弱点”,筑牢党风廉政“防火墙”。共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清单74份,涵盖风险点220余个,按照“红黄蓝”确定风险等级,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300余条,岗位人员签字认领严格执行,确保廉洁风险可防可控。
强化正风肃纪,
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保持高压态势,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文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国石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负面清单、违规吃喝突出表现情形、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通报等文件精神,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决策部署、执行落实全流程,聚焦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顽瘴痼疾,常态化开展监督,观看专题教育视频8期,张贴整治违规吃喝歪风的公告,畅通监督渠道。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要求,1名管理干部进行报备并接受谈话提醒。
聚焦“小微权力”监督。从群众身边的小事抓起,将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作风问题,纳入廉洁风险动态预警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指数”。推动作风建设融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常态长效整治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推进为基层减负工作重点措施,落实干部作风“三问三治三提升”记分管理,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
强化业务公开,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该中心拓宽渠道,抓好公开栏、电子屏、合同公开系统及公司外委项目公示等公开平台的建设和使用,进一步加大钻井液助剂管理及使用重点业务流程、关键环节的透明度,公开接受网上监督、社会群体监督,确保重点业务公开规范运行。推进项目源头风险治理。认真落实新井施工方案审核会制度,每月组织召开审核会,对新井的技术难点分析,维护处理措施、复杂情况应急预案、所使用泥浆体系、所需材料种类及数量等内容进行审核,严格把关,查漏补缺、规避风险,上半年对62个方案进行审核。
“我们重点关注钻井液助剂管理及使用等重点业务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制定公开方案,规范节点公开程序,有效规范重点岗位人员权力运行,增强了廉洁从业的自觉意识,促进了依法合规、创新创效。”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成武说。
(梁子波 焦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