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永
提要: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核心要求,主要包含政治引领功能强化、组织体系优化、党建业务融合三个维度。本文通过提出构建价值传导机制、创新工作载体、健全长效机制等措施,为国有企业提升党建质效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把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国有企业党建必须坚守“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本色,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企业战略规划与执行准则。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研讨,把中央精神细化为具体行动项;健全决策监督闭环,确保“三重一大”事项必经党委前置研究,重大改革部署必有党建协同保障。政治功能实效应体现在三个维度:战略制定不偏离国家需要、经营管理不违背党纪国法、干部选用不脱离政治标准,使企业始终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价值传导的立体化体系
强化思想引领的穿透力,建立“党委—支部—党员”三级宣讲机制:党委班子聚焦战略解读,支部书记开展政策对话,普通党员讲述实践故事。同时,创新教育载体,打造“车间微党课”“项目现场教学点”等场景化课堂,把理论讲台搬到生产一线。此外,重点培育政治文化生态,通过设立党员“政治生日”提醒、创建红色文化长廊、选树担当作为典型等举措,将党性教育融入日常。价值传导的关键在于变抽象概念为具象感知,让党的主张可触可感可践行。
(二)锻造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培养先进骨干。为此,要优化基层组织架构,针对研发、生产、营销及企业不同功能特点,推行“功能型党小组”设置模式。同时,要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创新“政治体检”机制,通过党性分析会查摆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施闭环管理。此外,要激活党员队伍动能,抓紧抓实“双培养”模式——把骨干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骨干,促进企业党建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在企业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创新融合发展的实践载体
首先,要创建“党建+”工作模式,在重大项目设立临时党支部,赋予其协调资源、攻坚克难的特殊职能。其次,在生产安全、提质增效行动中开展“我为企业献计谋”党员提案活动,推动合理化建议转化为具体方案。再次,打造协同联动平台,建立党委与不同功能单位的联席会机制,共商发展大计;搭建支部与部门共建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比武、安全巡查等特色活动,发挥党员在其中的作用。最后,要设计好融合评价标尺,设置“党建贡献值”评估模型,从战略推进支撑度、经营指标关联度、队伍凝聚力提升度等维度量化融合成效,避免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产生。
(作者单位: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老矿区事务管理处潘一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