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晨
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共同推进的大环境下,党员队伍建设与艺术人才培养的相互融合具备极时代意义。艺术单位作为文化传播的关键承载形式,其人才培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导向来指引;党员队伍作为社会建设的关键力量,同样需要依靠艺术的感化力来提升凝聚力和影响力。二者的有效融合,既是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培育的创新性办法,又是促进艺术事业高水平发展的必要需求,更是激活文化领域创新动能的重要路径,继而打造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融合共进:艺术单位党员队伍
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
1.强化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
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稳固理想信念。在艺术人才培育的过程中,融入党性教育相关要素,能够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特殊助力。艺术以情感共鸣为纽带,将党的百年历程、根本宗旨和时代使命通过戏剧、音乐、绘画等多元艺术作品进行形象展现,让党员在观赏与创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上的深刻洗礼。艺术人才具备将抽象理念转化为鲜活艺术语言的独特能力,其创作的红色主题作品,能够以更具感染力的形式传播党的精神实质,帮助党员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知,进而从思想根源夯实对党忠诚的基础,显著提升党员队伍的政治修养以及思想觉悟。
2.提升艺术境界,彰显时代价值
艺术人才培育必须依托精准的价值引导,党员队伍建设思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精神层面的引领。将党性标准融入到艺术人才培养工作中,能够推动艺术工作者冲破单纯聚焦技巧与形式的樊篱,将个人艺术追求与国家进步、民族前途紧密相联结。拥有党员身份的艺术人才,应以更为灵敏的视角去把握时代脉搏,创作成果更精准体现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此种融合使艺术创作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沃土,赋予艺术作品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更鲜明的时代印记,充分彰显艺术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时代意义,让艺术人才在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更显著的力量,。
3.增强队伍凝聚力,激发奋进动力
党员队伍建设着重强调团结协作与奉献精神,而艺术人才培养中的集体创作、联合演出等方式,能够有效承载这些理念,进一步增强党员与艺术人才两支队伍的向心力。当党员与艺术人才共同参与红色主题艺术创作、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时,他们能够突破身份界限,构建起目标一致的协作整体。艺术创作中的深度交流互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活力,营造互助共进的良好氛围。这种向心力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党员队伍在艺术实践当中充分发挥引领带头作用,还可促使艺术人才队伍凝聚强大的创作力量,二者携手为实现文化蓬勃发展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拼搏。
创新实践:党员队伍建设与艺术人才培养融合的优化策略
1.构建协同培养机制,完善融合体系
构建党员群体与艺术人才协同培育的长效机制,是实现二者深度融合的制度支撑。可搭建跨部门合作平台,由党委组织部门与文化艺术管理部门共同牵头,制定系统的融合培育计划,明确双方在课程设置、实践部署、考核评估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及衔接方式。例如,某省文联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开展“红色艺术人才培育工程”,将党性教育课程列为艺术院校的必修课,同时安排党员艺术家定期参与艺术人才培训授课,形成“理论学习+艺术实践+党性锤炼”的三位一体培育模式。依托这一机制,既能保障艺术人才培育朝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行,又能为党员群体注入艺术活力,推动融合培育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2.打造特色实践平台,促进双向提升
打造多元化的实践载体,给予党员和艺术人才相互沟通、共同进步的契机,是促进融合的有效方式。可策划和开展“红色主题艺术创作实地走访”活动,组织党员与艺术人才一同深入革命老区以及改革开放重点区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深刻体会党的奋斗历程,激发鲜活的创作灵感。例如,某城市组织党员干部与美术工作者一同赴井冈山走访,创作了一批生动展现革命历史与时代变迁的绘画作品,展览期间特别安排党员讲述作品背后的党史故事,如此既提升了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又强化了党员的历史担当意识。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融合基础
打造一支党性修养与艺术造诣兼备的师资队伍,是推动融合工作切实取得成效的核心要点。其一,挑选德才兼备的党员艺术家担任艺术院校兼职教师,将其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与深刻的党性感悟融入教学过程,以自身鲜活经历引导艺术人才树立正确创作理念;其二,邀请党建领域的专家参与艺术人才培训,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国史等重要内容开展系统的专题授课,全面提升艺术人才的政治理论素养。
4.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激发融合活力
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对充分调动党员及艺术人才参与融合工作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在评价体系构建中,将参与融合培育活动的表现作为党员考核及艺术人才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在融合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与集体予以隆重表彰嘉奖,并通过行业媒体、内部通报等渠道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切实发挥出示范引导作用。例如,某省份将党员艺术家所创作出的优质红色作品,放置在文艺评奖重点考虑的范围之内,对踊跃参与党性教育艺术创作的人才,在项目资助、展览机会等层面给予明确的政策倾斜。这种评价激励机制,既对党员在艺术领域所发挥的引领价值予以认可,同时也对艺术人才主动接受党性感染熏陶予以鼓励,营造出一种良性互动的融合环境,为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艺术单位党员队伍建设与人才培育的融合,是对党的建设与文化建设协同共进的重要探索,通过相互支撑与推动,稳固党员的理想信念,提升艺术人才的思想境界,增强队伍的团结凝聚力。通过构建协同机制、打造实践平台、加强师资建设、完善评价体系等举措,能够推动二者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这种融合既为党员队伍建设增添艺术活力,又为艺术人才培育提供政治指引,长远来看,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艺术事业的互利共赢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评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