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辅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凝聚员工力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生代员工逐渐成为企业员工的主体,他们的价值观与传统员工存在显著差异。他们成长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受到互联网文化的深刻影响,其价值观更加注重个性化、多元化和自我实现。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与时俱进,深入了解新生代员工的价值观特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工作策略,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强调权威性和统一性,难以满足新生代员工对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追求。同时,内容较为单一,多以企业规章制度和任务目标为主,忽视了员工的个人需求和发展,难以激发新生代员工的内在动力新生代员工渴望在工作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且,工作方式往往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导致员工参与度较低。
新生代员工的价值观变化也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他们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可以通过引导其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结合,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新生代员工的多元化价值观和包容性思维,为企业营造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基础。企业可利用这种文化氛围,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活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在于构建价值观引领与员工个人成长双向驱动的赋能体系。该体系的构建需以企业战略目标与员工价值诉求的动态平衡为前提,通过文化渗透与职业发展双轨并进实现价值认同的内化与外显。在文化渗透层面,企业需突破单向度价值观灌输模式,构建具有情感共鸣力的文化传播机制,可通过叙事化传播策略,将企业使命愿景转化为员工可感知、可参与的情景化故事。例如,以“企业成长史中的个人印记”为主题,通过微电影、短视频等形式呈现典型员工的职业发展轨迹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契合过程,使抽象价值观具象化为可复制的成功案例。在职业发展层面,企业需构建差异化的人才成长通道,针对新生代员工对职业发展的多元化诉求,可建立“技术精进”与“管理晋升”双轨并行的职业路径体系。技术通道可设置“助理工程师—专家工程师—首席科学家”的职级序列,配套专业能力认证与项目主导权授予机制;管理通道则构建“基层主管—部门经理—战略决策层”的晋升阶梯,强化领导力培训与跨部门协作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上,应实施“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发展计划,通过职业锚测评、360度能力评估等工具,为员工定制包含技能培训、轮岗实践、导师辅导的成长方案,实现企业战略需求与员工能力提升的精准对接。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打破“我说你听”的传统传播范式,构建全场景、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体系,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通过线上线下协同运作形成价值传播的增强回路。在线上互动层面,企业可依托即时通讯平台搭建价值共创社区。以企业微信为例,可开发“价值观议事厅”模块,设置“战略解”“文化吐槽”“创新提案”等主题板块,通过积分奖励机制激发员工参与热情,同时引入AI智能助手进行实时舆情监测与语义分析,对员工关切点进行精准回应与话题引导。在案例分享方面,可建立“价值观实践案例库”,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案例贡献者的权益确权,通过“案例点赞—经验萃取—知识沉淀”的闭环管理,形成持续更新的组织智慧资产。在线下体验层面,企业需设计具有场景穿透力的文化实践载体。以“企业文化剧本杀”为例,可开发基于企业真实管理情境的沉浸式角色扮演游戏,通过设置战略决策、危机处理、团队协作等任务关卡,使员工在角色代入中理解组织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构建制度、空间、行为三位一体的包容性文化生态系统,为新生代员工价值表达提供制度保障与空间载体。在制度保障层面,企业应建立“无边界沟通”的制度体系。可推行“CEO开放日”与“匿名建言直通车”双轨机制,前者通过每月一次的高管与员工面对面交流,形成战略共识;后者通过区块链加密技术保障建议匿名性,运用NLP算法对建言内容进行主题聚类分析,定期形成管理改进白皮书。在空间营造层面,企业需打造促进跨界协作的物理环境,可采用“蜂巢式+共享岛”的混合办公布局,既保留专注工作的独立工位,又设置跨职能协作的共享空间。例如,在研发中心设置“创新工坊”,配备3D打印、VR模拟等设备,支持跨部门团队进行原型开发;在办公区中庭打造“文化长廊”,通过电子屏动态展示员工文化实践成果,形成价值传播的视觉化阵地。在行为示范层面,企业应构建“价值显性化”的实践体系。例如,可开展“文化大使”认证计划,通过价值观测评、情景模拟、公众演讲等环节选拔文化代言人,赋予其跨部门文化推广、新员工价值观辅导等职责。
综上所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从内容、方法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新生代员工的需求。通过注重价值引领与个人成长、强化互动性与体验感、构建平等与包容的企业文化,企业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港投港口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