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龙
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已广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对于培养具有生态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环境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技术和资源,创新融入模式和方法,成为当前思政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模式
社交媒体平台的运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具有信息传播迅速、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创建官方账号,定期发布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解读文章、图片、短视频等内容。例如,制作系列微信推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同时,利用微博的话题功能,发起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的话题讨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分享自己对生态问题的看法和感悟,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在线学习平台的构建。借助慕课、网易云课堂等在线学习平台,开发专门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思政课程。课程内容可以包括系统的理论讲解、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通过设置课程章节、作业、考试等环节,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此外,还可以在平台上开设讨论区,方便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短视频平台的推广。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深受年轻人喜爱。可以制作生动有趣、简洁易懂的短视频,以动画、情景短剧等形式呈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相关内容。比如,创作动画短视频,以可爱的卡通形象讲述生态保护的故事,传递绿色发展理念;或者拍摄情景短剧,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和生态建设成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通过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将这些内容推送给更多的学生,扩大教育影响力。
借助新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方法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利用 VR 和 AR 技术,打造沉浸式的生态体验场景。例如,通过 VR 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丽的自然生态环境,如热带雨林、草原湿地等,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或者利用 AR 技术,在校园环境中展示生态保护的标识和知识,当学生扫描校园中的特定区域时,就能看到相关的生态信息和环保提示,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感知和认识,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更加直观和生动。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辅导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辅导。例如,通过分析学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知识测试中的表现,智能辅导系统可以针对性地推送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利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学生可以随时向机器人提问,获取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解答和信息,提高学习的便利性和效率。
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收集和分析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学习行为和反馈数据。了解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关注度、兴趣点以及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从而为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依据。比如,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一生态案例的讨论热度较高,教师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深入分析该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如果发现学生在某个理论知识点上理解困难,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整合新媒体资源拓展教育内容
多媒体资源的整合。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库。收集国内外优秀的生态纪录片、环保公益广告、专家访谈视频等,经过筛选和编辑后,将其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学的辅助资源。例如,在讲解生态保护政策时,可以播放相关的政策解读视频;在介绍生态修复成果时,可以展示前后对比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生态变化,增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成果的认识。
网络课程资源的共享。积极整合国内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发布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网络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鼓励教师将自己制作的优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思政课程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学校和机构的优秀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通过资源共享,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
用户生成内容的利用。鼓励学生创作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的新媒体内容,如短视频、摄影作品、文章等,并在班级或学校的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展示和分享。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能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和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例如,组织学生开展 “我眼中的生态文明” 短视频创作比赛,让学生用镜头记录身边的生态之美和环保行动,然后在校园媒体平台上展播优秀作品,营造良好的生态教育氛围。
新媒体环境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手段。通过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借助新媒体技术、整合新媒体资源,能够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使学生在新媒体的环境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在未来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思政教育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