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海燕 职员
“虽然目前云南有800多家旅行社,昆明有400余家,但是昆明有一半数量的旅行社长期没有经营业务,在业内称之为‘僵尸社’。”昆明市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昆明风光国旅总经理朱伯威说,由于行业没有强制退出标准,所以这些旅行社即便不开展经营业务,也始终存在。(2月29日《工人日报》)
“旅游产业不健康”,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有关监管部门并非没有注意到,也并非没有采取措施,然而其效果却并不理想。“僵尸社”的大量存在,只是其中的一个表象,更急于要解决的是,由于侵犯游客权益而引发的矛盾,譬如昆明等地接连出现“导游辱骂游客、强迫购物消费”事件。
导致旅游产业不健康的病根究竟在哪里?根据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的说法,不合理低价是旅游市场乱象“百病之源”。为此,于去年9月,国家旅游局发出了《关于打击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的意见》,严禁旅行社低价招揽游客的行为,但是至今未见有哪家旅行社因此而受到处理;而据多位云南旅游业领军人物说:零团费早已做不到,昆明旅行社多是负团费接客,且在近两年愈发厉害,说明打击低价游的效果十分有限。
旅行社作为商业企业,自然要通过经营取得相应的利润,但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取得天经地义的合法利润,却要一再压低价格,组织被主管部门严禁的低价游?一方面固然因为市场竞争激烈,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通过引导游客购物,旅行社和导游能够获得大量回扣,足以弥补不合理低价甚至负团费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以旅行社才有了组织低价旅游团的底气。由此可见,说不合理低价是旅游市场乱象的“百病之源”,似乎还没有真正说到病“源”,购物店向旅行社支付大量回扣,才是支撑着旅行社的组织低价游的强大动力。因此,只有取缔了这种回扣,才是对低价游釜底抽薪,才能让旅行社产生恢复合理定价的内在动力。
作为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旅行社有权对组团的价格自行定价,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的。因此,由主管部门规定旅行社组团必须达到什么价格才算合理,似乎有悖于市场规律,这恐怕也是主管部门虽然下发了“严禁低价”的文件,却没有一次执行的原因。然而,禁止旅游购物店向旅行社支付回扣,却是有法可依的商业贿赂行为,在依法治国大环境下,这种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惩处。此其一;其二,旅游购物店向旅行社和导游支付大量回扣,必然导致旅游商品价格的虚高,导致顾客对旅游商品失去信任,其结果必然是整个旅游产业的凋零。因此为了维护整个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必须花力气严禁这些商业贿赂的存在。
“旅游产业不健康”,病根究竟在哪里?窃以为,百病之源不在低价游而在商业回扣,但愿由此着手,拆除支撑低价游的经济来源,不相信旅行社还能亏本让百姓享受低价游。不知旅游产业的主管领导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