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长本事 要用好“第一动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郑传海 国企管理干部

  

  中铁十一局四公司坚持以劳模工作室为推进企业创新的第一动力,在3年间,先后获得14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省级以上工法和6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捧回了1项詹天佑奖和5项国家优质工程奖,企业创利能力大幅提升。(2月29日《企业家日报》)

  这家企业发生逆势转变,弯道赶超这几年,正是我国经济受多种因素影响,经济运行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投资和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深度调整期。在一些行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应对市场竞争乏力的生存状态下,这家企业之所以又是番风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咬定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放松,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以创新发展历练企业真本事,以创新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个热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五大发展理念”的第一位是创新发展。

  用好第一动力,要顺应市场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理清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以市场规律为标志的价格、竞争、供需等市场经济三大机制更加顺畅有效地运行,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面临市场竞争规律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市场决定生死这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把创新发展的着眼点锁定在围绕寻求和坚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上来。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企业以创新发展为统领,在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克技术难题、释放要素活力中实现增长。

  用好第一动力,要针对企业实际。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创新发展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立足市场生存发展,是企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选择。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创新发展,需要企业以生态环保、适销对路、性价比高的中高端产品作支撑。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少企业习惯了拼投资、拼资源、拼人力的粗放发展。用好第一动力,就是要按照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思路、企业文化、队伍素质、核心产品、市场领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梳理,对文化认同、员工培训、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后续服务和品牌塑造进行重构,科学配置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发挥创新发展促转型、谋未来、推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

  用好第一动力,要发挥骨干作用。在创新发展链条上,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在全面创新中起着引领作用。要发挥好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一方面要发动科技人员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新常态和“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科学制定技术创新规划,按照规划建设好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难题开展课题攻关活动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方面要鼓励和方便企业科技人员与科研院校联系,充分利用科研院校和国家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和比较优势,联合开展课题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缩短自我摸索的创新周期,把科研院所的科学技术转变为破解企业创新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用好第一动力,要引导员工参与。广大员工长年累月地工作在一线,对产品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技术创新最有发言权,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参与创新攻关活动,既是依靠员工办企业的基本方针的内在要求。要把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劳动竞赛、导师带徒、“五小成果”相结合,激发全员参与热情。要把全员参与与技能大赛、岗位练兵和培育知识型员工的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相结合,形成全员学习氛围。要把鼓励全员参与技术创新与评选“最美工人”、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首席技师、岗位能手相结合,增强全员参与创新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在企业上下形成学技能、练本领、促创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