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召堂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控制面积118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成立十年来,该开发区依托港口优势,吸引了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印度、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新型材料等为主的临港开发区。其中,石油是临港的主要产业,临港开发区引进项目80多个,总投资600多亿,形成了石化产业体系。开发区取得如此快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四大优势:
一、区位和交通优势。距天津100公里,距北京230多公里,在京津1小时经济圈内。200公里半径内有京津冀鲁四个国际机场。
二、产业和资源优势。1、沿海临港总吞吐量突破1亿吨;2、丰富的产业资源。沧州境内年产原盐200万吨;天然气每年3亿立方米;3、土地优势。区内有未利用的土地1000平方公里,滩涂307平方公里,浅海1051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国有未利用荒地和盐碱荒滩。地势平坦,可直接用于工业建设;4、循环经济优势。临港开发区坚持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招商,努力使上游产品副产品和废气物作为原料基地。目前开发区内90%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总投资266亿元,这标志着开发区的循环经济进入了新的阶段,预计可实行新能产值370亿元;5、生态宜居。开发区范围内拥有滨海生态新城、黄骅港新城、名人高尔夫球场、五星级温泉度假酒店、南大滩实地地区等。
三、基础设施优势。近年来开发区持续了公用设施一体化的开发概念。
四、机制与体系优势。1、增强人才优势,人才是创新主体。为更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们从2012年起在开发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人才引进,稳步推动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实习基地等六个计划,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到2020年争取引进大批的专家来开发区;2、打造政策洼地,加大政策鼓励。“十二五”期间发展资金为8000万元支持新型工业化建设;3、打造承接平台,加大项目承载力。如规划建设新材料工业园、医药工业园,系统推进工业园区化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五、新兴工业化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开发区重点规划化工产业项目31个,总投资527亿;服务配套公共服务品台8个,总投资100多亿元,预计2015年临港开发区将实现销售收入1040亿,利税190亿。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平稳,废水、废气治理率达100%,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