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3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临矿集团:“38条”力促“提档进位”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夯基础 谋创新 求提升

  “当前市场变化和产业竞争形势下的盈利危机会逐渐演变成一场生存危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气魄,全力应对,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水平。” 日前,山东能源临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成录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发出了大力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的号令。

  2012年,临矿集团在异常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沉着应对,逆境图新,所有板块均实现盈利,非煤产业实现逆势上扬。集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同比提高20%,利润超过11亿元,整体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然而,临矿集团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勇于与一流企业对标,敢于向先进企业看齐,从企业“内心深处”反思、查找不足。为此,临矿集团首次以“一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全面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意见》,把“管理和质量效益”提到了“极高”的地位。针对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的成本、资金、预算、项目、风险管理和人才激励、科技创新、绩效考核等8大关键考核点,提出38项强化措施,并把安全保障工程、效益倒逼工程、内部市场化工程、瘦身健体工程和均量提升工程这五大工程列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打造形成新的竞争力,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

  强化成本管理措施。集团提出建立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的降本增效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提倡科技降本,将技术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严格落实改进作风“八项规定”,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同比下降10%以上。在资金管理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加快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源化、资本证券化进程;严格执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和风险定期排查机制,创新现金池管理模式,完善资金预警机制,确保资金链安全。对预算管理实行红绿灯预警制度,根据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成本费用和资金支出等指标完成进度的百分比进行预警,及时通报,落实整改。对于风险的管控,提出了健全完善重大决策、“走出去”资源开发、投资、并购等高风险领域的内控制度和工作流程,保障省外和海外战略的顺利实施。

  强化人才激励措施。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用数据比高低”的理念,集团继续完善多元晋升通道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建立人才退出机制,大力褒奖重用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调整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惩处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干部,切实营造崇尚实干、追求实绩的良好氛围。对于科技创新,集团提出牢固树立“一把手抓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首次将科技工作纳入各单位考核;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集技术开发、项目管理、人才培训、信息支持、应用转化于一体的校企合作研发平台。在绩效考核中,对各单位建立净利润、“两金”压缩、均量等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体系,并以此为“基本指标”确立“奋斗目标”,实行台阶式奖励;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建立工程审计中心等。

  打造健康的“体魄”。应对市场挑战,集团按照“巩固支撑点,提升增长点,找出风险点,减少亏损点”的原则,根据各单位实际进行统一“把脉、会诊”,开具相应的“药方、处方”:对于盈利大户给出“超越”方,鼓励“能者多劳”;对于非煤单位开出“赶超”方,激励“争先进位”;对于亏损单位则亮出“自救”方,鼓动“减肥”,对口帮扶,“分兵突围”;对于其他单位提出了“自强”方,激励“提档升位”,在全集团上下形成比增幅、比效益、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竞争格局。

  2013年,临矿集团将以“管理提升年”活动为主线,深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以实施内部市场化为基点,积极推进业务流程再造;以煤炭、铁矿、煤机、玻纤和物流五大产业板块为支撑,全面提升增长质量和效益;以强化经营关键节点为基石,实现企业平稳健康运行;以推进项目建设为重点,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全面创新企业发展模式;以建设和谐矿区为目标,促进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崔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