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玉强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病之发生,主要因为素体虚寒,而又外受寒邪,其病因为“阳虚感寒”。冬病夏治就是“治未病”。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将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发的疾病。那就要在未发之时,赶快去除其必发的条件——或主因,或诱因。
笔者认为,“冬病夏治”不仅仅是治病疗疾之道,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基层管理人员,要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的规律性,对于现场的各类隐患做到超前排查,超前治理,将“将病之病”切实消灭在萌芽状态。
首先要掌握安全现状。对安全生产状况保持心中有数,才能正确推断事物发展的趋势,保证安全管理路径清晰,安全生产重点突出。抓住“人、机、料、法、环”的关键因素,把握人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设备的运行状态、健康可靠程度,物资资料的准备情况,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等情况,为“冬病夏治”提供依据和参考。
第二要吸取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车之师。通过各种事故案例的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举一反三地采取预控措施,抓苗头、抓倾向,做到预估在先,防范在前,使安全工作从事后分析转移到源头管理和过程监督中来,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确保安全稳定的生产局面。
第三要运用科学方法。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安全风险预控评估等管理手段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有效方法。在方法上,要不断充实内容,不断创新方式。通过开展现场考问、专题讲座、模拟操作、趣味问答等措施,提高员工的参与度、新鲜感。既要鼓励员工自觉辨识岗位危险源,也要科学考评危险源管控措施的实际应用情况。
第四要落实责任制度。责任落实、制度落实是安全工作的管理“核心”。理顺安全管理的思路和流程,结合安全目标任务,进行安全目标逐级细化、分解,全面落实安全责任。结合安全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现场预控,齐抓共管,严明考核,全面提升人员的安全生产认识,企业的安全管控能力和安全生产绩效。
实践证明,安全管理既不能当事后诸葛亮,也不能搞马后炮,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应当掌握“冬病夏治”疗法的原理,一门心思抓安全,全神贯注抓管理,主动做到“治未病” ,切实搞好安全预防工作,及时切断事故发生的“主因”和“诱因”。否则,在事故发生才吃后悔药,搞“亡羊补牢”的事已为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