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3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实行厂务公开有利于
预防和抵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 涛 伊 萍 张 珂

  

  目前,不少企业都在探索实行厂务公开制度,从向职代会报告工作,车间班组收入分配“上墙公开”,逐步发展成为内容比较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厂务公开制度。厂务公开制度被职工群众誉为“阳光行动”、“凝聚力工程”,受到了职工的拥护。一些企业通过厂务公开,给职工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扭转了亏损局面,挽救了一批干部。企业实行厂务公开的实践证明,厂务公开是加强民主监督,预防和遏制腐败,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厂务公开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措施

  从根本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反对腐败的治本之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管国家权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民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要走向自主经营,职工与企业的利益结合得更加紧密,职工更加关心企业的发展,其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显著增强,参与管理、监督的愿望和要求更为强烈。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参与企业管理的机构和基本形式,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一些企业随着自主权的扩大,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思想反而淡薄了,忽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使职工代表大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实际上把职工民主权利架空了。因此,只有实行厂务公开,才能把职代会的职权落到实处,只有让职工知情,职工才能有效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实践证明,实行厂务公开,为加强和完善职代会建设提供了一个契机。

  二、实行厂务公开是加强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

  防止和反对腐败,监督是关键。而民主监督又是各种监督形式中最有效的监督形式之一。要实行职工民主监督,前提是公开,条件是让职工知情。实行厂务公开的实质就是要把权力的运作过程置于职工群众的面前,暴露于“阳光”之下,接受民主监督,避免“暗箱”操作。有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公开,原因就在这里。

  三、实行厂务公开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措施

  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科学管理,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运行机制和相互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目前在企业资产管理费使用、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工程承发包中营私舞弊现象较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利益受损,职工利益遭受侵害等等,这说明企业监督制约力量薄弱,致使管理中的漏洞较多。如果通过厂务公开把有关情况公之于众,使政策规定、数额标准、程序时限、职责范围、工作纪律及办事结果人人明白,使掌管钱物的要害部门、关键岗位、重点人员处于有效的监督中,就能堵住漏洞,避免不规范行为。

  四、厂务公开是促使企业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的有效手段

  厂务公开意味着企业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将处于众目睽睽之下,处于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中,稍有不慎就会触动警报,所以必然增强企业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必须构筑坚固的思想防线,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拒腐防变能力,时刻保持警惕性,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不能有越轨行为。这解决了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多年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当前的一些企业实行厂务公开的情况看,厂务公开在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有待解决。一是认识上存在差距。特别是一些企业经营者认识不到位,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公开的质量不高,随意性大。有的只注重形式,不注意效果,工作都布置了,但抓落实不力;有的为公开而公开,赶风头,不听取群众意见,不整改存在的问题,收效甚微;有的避重就轻,遮遮掩掩,讳疾忌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厂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保证厂务公开工作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兖矿集团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