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爱华
城镇化是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现代社会,城镇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讲,城镇化发展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实施城镇化战略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文登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文登市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8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80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中列第14位。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城镇现代化的雏形已全面形成:
(一)总体规划细致科学,城镇布局高点定位
规划是建设的蓝图,决定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为此,文登市在科学规划上大做文章。从1994年起,市建设局将城镇体系规划为“以市区为中心,中心镇为骨干的众星捧月式规划体系”,将全市的城镇规划成工贸型、农产品加工型、旅游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镇区。在设计特色上,突出了“淡雅、明快、有特色、现代化”的总体思路,做到建筑设计的形体美观大方,色调和谐统一;在设计布局上,因地制宜,使区域形象和周围环境和谐一致。多年来,文登市的党政领导换了几任,但城镇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始终没有变,从而保证了全市城镇建设的科学性、连续性和严肃性。
(二)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城镇支撑强劲有力
长期以来,文登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方针,一是加快建设工业园区。重点建设了艺达、曲轴、威力工具等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已成为拉动城镇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和支撑。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发展文登工业。目前,外资企业已成为文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千方百计培植骨干企业。形成了东安黑豹、艺达集团、威力工具、天润曲轴、森鹿制革等一批骨干企业。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镇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带动了商业、餐饮娱乐等三产服务业的发展,为城镇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三)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城镇功能更加完善
按照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的战略思路,文登市全面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程。一是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十一五”期间,先后投资105.28亿元,实施了市政设施、道路硬化(亮化)工程等8个方面110多项建设工程,增强了城镇载体功能。二是提升环境水平。突出生态建设,先后实施了绿路、绿地、绿河、绿园、绿院“五绿”工程,市区绿化总面积达到1353.8万平方米,人均绿地18.21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到41.29%,居民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三是提升管理水平。本着“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文登市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镇管理格局;积极推行社区化管理,提高了城镇管理的市场化水平。
二、文登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毋庸置疑,文登市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在加快,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
(一)城镇聚集辐射能力不强
文登市现有建制镇14个,3个办事处,两个省级工业园,1个埠口港管委会。从总人口规模看,总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有3个镇,在3-5万人的有9个镇,在2-3万人的有5个镇,在2万人以下的有1个镇。由此可见,文登市现有的建制镇(办事处)人口规模普遍较小,这种布局不利于产业的形成和市场的拓展,难以形成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与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相差甚远。
(二)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匮乏
高质量、高水平的城镇建设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然而目前投入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瓶颈。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不足
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是加快城镇化的前提。工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良性互动。目前,文登市工业基础较好,工业经济虽发展迅猛,但工业化程度仍然不高。
(四)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基础设施健全配套是衡量城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保证城镇各项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从文登市的实际情况看,全市除市区和中心镇外,部分建制镇公共基础设施不足,影响了人居环境。
三、加快文登城镇化进程的建议思路
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因地制宜,增强针对性,做好如下六个环节的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为此,强化机遇意识势在必行。我们一是应抓住良好的政治机遇、发展机遇和相关的政策机遇,充分用好、用活、用足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政策,发挥最大的政策效益。二是要紧紧抓住打造蓝色经济区的机遇,促进文登尽快发挥辐射作用和集聚效应。三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以市区和中心镇为重点,突出规划布局的科学合理
规划科学合理是城镇科学发展的前提。文登须着力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全市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把提高城镇环境质量、营造城镇公共空间作为城镇规划建设的主题,确保道路、绿化、给排水三配套,功能、环境、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格局三协调,走出一条以加快市区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以城镇化为龙头,产业与人口加快集聚的新路子。二是逐步健全规划综合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努力解决城镇发展空间不足和无序发展问题,突出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三)以培育现代产业为龙头,夯实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可以说,现代产业的培育推动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反过来又推进了现代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做大支柱产业,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道路。一要壮大园区经济。重点扶持一批新型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和新兴产业带,进一步制定和落实扶优助强的政策措施,整合环山循环经济区等特色工业园区,努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二要做大做强特色商贸旅游经济,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文登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城市。三要加快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拓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渠道。
(四)以实施“经营城市”战略为手段,优化市场运作的资源配置
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就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以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城镇化步伐。为此应抓好四个环节:一是经营城镇土地资产,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积累城镇建设资金;二是面向全社会融资,逐步实现城镇建设投资多元化;三是采用建设工程招标的办法,节省城建投资;四是塑造城市品牌,吸引国内外资金。
(五)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完善户籍改革的政策体系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把鼓励农民进城、扩大农民就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六)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的,建设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目前,全市镇村已建成水泥硬底路1380公里,建成生态文明村600多个。创建生态文明镇村活动,是文登市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有益探索,应进一步发展它,完善它,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