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1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打开“三度空间” “孵化”班组活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皖北煤电钱营孜矿创新班组建设探析

  □ 李继峰

  

  班组建设事关企业的根基。作为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掮大梁的矿井——钱营孜矿在班组建设上,不走寻常路,在“教育的深度、培训的角度、创新的热度”上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员工自觉地“学起来、动起来、比起来”,推进企业各项工作在“快车道”上健康发展。

  

  教育挖“深度”

  过去,员工听说政治学习,大都反应冷淡。节后,笔者和员工聊起今年的新变化,大家普遍反映,大家都喜欢参加班组组织的教育报告会了!

  采煤事业部的凌丛喜副班长道出其中的秘密:该矿在形势任务教育中,突出一个“深”字。为解决“由浅入深”这个问题,矿上早早就编发好辅导材料,下发到各班组。这些材料用事例说话、用数字说话,重点向班组员工讲稳定生产、促进销售、节支降本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增强大家干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班组中开展以“精细、精确、精准、用心、细心、热心、尽心、恒心、爱心”为主要内容的“三精六心”活动。

  针对安全管理这个“老大难”,今年矿上组织“安全诸葛”们,编写安全故事小册子发到各班组。里面有安全故事和事故案例,班长背背课,就能把班前会讲得“引人入胜”,同时,各单位都配了电脑和投影仪,可以围绕安全教育专题播出安全电影和事故案例。每个专题后,都带着员工必答“事故原因是什么?”“这样的事故如何预防?”“发生这样事故时,我将怎么办?”三个问题。

  

  培训找“角度”

  “我将毫不保留地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小吕……”

  “我将虚心学习,力争用3个月时间,向李师傅学好打眼技术,争当一名优秀徒弟……”2月18日,来自开拓事业部的32对师徒郑重地签订了帮助协议书。

  据开拓事业部部长吴中米介绍,这次签的“师徒协议”与以往大不同,师徒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师傅是各方面的先进,徒弟则是“后进同志”。针对过去出徒快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该矿将培训期由短变长——由过去的一个月改为最少3个月。对帮助情况,师徒要及时填写帮助档案、“一帮一”登记表、帮助记录、谈话记录等资料。矿上定期进行“捆绑式”考核,重奖重罚,激励“长板”用心教,“短板”认真学。为增强培训效果,还辅之以“争星晋级”竞赛、到“技师培训基地”深造等形式,让“短板”逐步转变为“长板”,强有力的素质提升“托”出新希望。

  

  聚智保“热度”

  “我建议在迎头上设置节约箱,这样检修换下的零件就有地方放了。日积月累,小节约就能变成大效益。”“今天,迎头推广了防片网新工艺,对迎头员工撑起了保护伞。我觉得可在全矿各迎头大力推广。” 2月16日,在该矿“精细班组金点子”座谈会上,由各单位推荐的31名“点子大王”争相献出牛气十足的“点子”。

  针对2011年采场条件接替情况的实际,该矿坚持问计于民,让班组员工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推进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创新献“金点子”。

  “我觉得应把推广班组精确作业法作为突破口,通过精确操作,达到用最佳的工时、最小的投入获取最高效率目的。”“我们班确定了大泵参数改造等3项革新项目,预计完成后年可节电5万度以上。”

  ……

  一条条“锦囊妙计”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领导边记边露出会心的微笑,只一天时间,就收集到87个有价值的创新“金点子”。

  为把这些创新项目落到实处,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效果,该矿在每个班组都设立了创新小组,定项目名称、定技术指标、定完成时间、定落实责任人,严格考核奖惩。同时还规定,这样的每月开展一次,确保年内每名员工都完成一项小革新或至少有一条合理化建议被采用,强大的创新平台为班组建设“孵”出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