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通讯员 姜世军)“废旧物资,还能用!这个可以再加工接地扁铁,也可以焊接设备架。”10月20日,在河南能源鹤煤三矿机修车间院内,机修车间职工秦庆涛手里拿着淘到的废旧卡子说。
在该矿维修复用中心的回收大院,一堆堆的废旧物资成了各区队和维修工眼里的“香饽饽”,不断有人来这里拣选旧料“淘宝”。秦庆涛说,别看是废旧物资,里面也有可用之“材”,这要变废为宝,挖掘一下废旧物资的“剩余价值”。
过紧日子,得节约挖潜、节支降耗。该矿采取清仓利库、废旧物资“再利用”的老办法,将“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就是利润源”理念落到实处。回收复用的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一根旧的钢筋、一根废旧的管子、一块废弃的钢材,但积少成多。煤一队曹红桥说:“我们把旧料加工成平垫、绞车底座、设备架等,解决了工作面材料短缺、加工件不足的现象,通过对回收的旧挡车棍、不倒翁、吊筒等进行修复,一个月怎么也能省个几千块钱。”
除了倡导员工“淘宝”,该矿还不断拓展自主加工维修的范围:采一队通过对采煤机外牵引进行修复,节省维修费3万元;机运队利用机电维修平台对有修复利用价值的托辊进行修复,修复非金属托辊100余个,节省材料费两万余元,全面预算管理已深入人心。
该矿还“吃干榨净”出实招:非安全生产必需、急需的不投入;各类物资、材料、配件有旧的,就不投入新的;不能提高效率、不产生效益、没有价值的坚决不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