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杰
从企业政工工作视角来看,人才培养不仅是技能提升的过程,更是思想淬炼、价值塑造的过程。企业思想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灵魂工程”,直接影响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决定着人才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在当前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将思想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流程,通过系统化策略筑牢人才成长的思想根基。
锚定理想信念,构建价值共鸣体系是思想教育的核心任务。企业政工部门应结合行业特点与企业使命,提炼具有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具象化载体渗透到人才培养中。例如,组织新员工走进企业史馆,通过老党员讲述创业历程中的攻坚故事,将“产业报国”“精益求精”等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奋斗场景。同时,企业政工部门应借助党建阵地优势,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企业发展实践相结合,通过“微党课+业务研讨”的形式,让人才在理论学习中明晰企业发展的政治方向与时代责任。
强化职业道德培育、筑牢职业操守防线,需要政工工作与业务培训协同发力、同向施策。企业政工部门应结合不同岗位的职能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职业道德规范:对研发岗位,重点强调“创新不逾矩”,明确科研创新需严守技术伦理与企业保密要求;对销售岗位,着重明确“竞争守底线”,划定市场竞争中的诚信边界与合规准则。为增强教育实效,可通过案例教学深化认知:选取行业内廉洁从业的正面典型案例与违纪违法的反面警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让人才直观感受“守德”与“失德”的不同后果。
创新教育载体、提升思想教育的渗透力,是适应新时代人才思想特点的关键举措。针对新生代员工思维活跃、注重体验的特点,需改变传统“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采用“互动式”“沉浸式”教育方法:开发“企业精神”主题情景剧,鼓励人才参与剧本编排与角色演绎,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企业文化内核的理解。此外,可借助企业内网、官方短视频平台打造“思想加油站”专栏,定期推送身边榜样的奋斗故事、政策解读微视频等内容,让思想教育自然融入人才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总之,从政工视角出发,企业人才培养中的思想教育策略至关重要。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能为人才筑牢精神之基,使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坚守正确方向。
未来,企业应持续重视并不断优化思想教育策略,以适应时代发展与企业战略需求,为政企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推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作者单位:中国平煤神马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天工公司皮带机制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