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时代国企新闻宣传与思政融合路径思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薄承

在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不仅是国企坚守政治底色的“定盘星”,更是企业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压舱石”。新闻宣传作为国有企业传递信息、塑造形象的关键媒介,与思想政治工作在价值引领、凝聚共识上具备内在的统一性。然而,部分国企仍存在二者割裂的现象,导致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推动二者深度融合,既是应对复杂舆论环境、巩固国企意识形态阵地的必然要求,又是激发员工干事热情、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对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新闻宣传与思政融合对国企发展的核心支撑价值

1.筑牢国企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意识形态安全是其发展的前提。将新闻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能够运用贴合企业职工、贴合现实状况的宣传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以及方针政策转化为职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通过常态化开展理论宣传、形势政策解读,能够切实有效引导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国企的政治属性与肩负的使命职责,自觉地抵御错误思潮侵蚀,实现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为国企意识形态安全构筑起牢固的防护屏障。

2.凝聚国企员工发展合力

职工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唯有思想统一,方可实现行动上的协调一致。新闻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思政工作单向灌输的模式。借助企业内刊、公众号、短视频等多元宣传渠道,挖掘职工身边的先进典型与奋斗故事,这些蕴含思政元素的宣传素材,能以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引发职工情感共鸣。在帮助职工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与目标规划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其归属感与认同感,促使职工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前途紧密结合,最终凝聚成推动国企发展的强大合力。

3.提升国企品牌社会影响力

在市场化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的品牌形象不仅与市场竞争力紧密相关,更集中体现了其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将新闻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能够将国企的社会责任实践、科技创新成果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结合后开展宣传。例如,在报道国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工作时,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既能充分展现国企的责任担当,又能向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通过这种方式,可帮助社会大众更全面、深入地认识国有企业的价值,提升国企品牌的社会认可度与美誉度,从而为国企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新时代国企新闻宣传与思政融合的实践优化策略

1.构建“内容共生”融合机制

新闻宣传与思政融合的关键在于内容,需彻底改变二者的内容割裂现状,搭建起“主题共议、素材共享、内容共创”的“内容共生”体系。国有企业可组建由宣传部门、思政部门骨干组成的专门工作小组,整合两部门人力与资源,每月召开内容主题规划会,结合企业中心工作与上级思政要求确定宣传方向。以“科技创新”宣传为例,思政部门负责提炼“敢于创新、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思政内涵与精神内核,宣传部门则深入企业科研实验室、项目攻关现场,结合科研团队实际业务,挖掘研发过程中的技术瓶颈突破细节、科研人员熬夜攻关的感人故事,制作系列专题报道与深度访谈。例如,某能源国企在宣传新能源技术研发时,通过“技术突破节点+科研人员坚守初心的日常”的内容搭配,既用数据与事实展现了企业技术实力,又以细腻的叙事传递了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思政理念,真正实现了内容层面的深度融合。

2.打造“多元载体”传播矩阵

传统“一张报纸、一个宣传栏”的宣传渠道,已难以适配新时期职工“碎片化阅读、多平台获取信息”的多样化诉求,因而需构建“线上全覆盖、线下有重点”的“多元载体”传播体系,以增强融合传播的精准性与实效性。线上层面,可整合企业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内部App等平台,根据不同群体特性推送差异化内容:针对青年职工偏好短视频的特点,推送思政主题微视频、互动式知识问答与线上思政闯关游戏;针对年长职工习惯深度阅读的需求,推送文字版政策解读、带有企业发展记忆的回忆性文章与老职工访谈。线下层面,可借助企业展厅、车间文化墙、主题党日活动等传播载体融入思政元素,如某制造类国企打造“企业思政文化长廊”,通过历史图片、实物展品、数据图表展现企业发展各阶段的思政亮点与精神传承,并结合每月“主题宣传日”活动,组织思政知识竞赛、先进人物事迹宣讲会,实现线上线下传播互补联动、协同推进。

3.建立“双向反馈”互动体系

若缺失员工反馈互动环节,新闻宣传与思政工作极易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偏离员工实际思想需求与关注焦点,因而构建“及时收集、快速响应、动态调整”的“双向反馈”互动体系,是增强二者融合实效的关键。国有企业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反馈:线上在内部App设置意见反馈专区、定期发布电子问卷,线下在车间设立意见箱、每季度召开职工座谈会、思政干部定期与一线员工谈心交流,多渠道定期收集员工对宣传内容、思政活动形式与效果的意见建议。对收集到的反馈,工作小组需及时梳理分析,并据此调整工作方向:若员工反映理论宣传内容枯燥抽象,可增加行业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教学等形式;若员工普遍关注职业技能提升与晋升发展,可在宣传中融入“技能比武标兵成长故事+工匠精神思政引导”等相关内容。例如,某建筑国企通过“员工诉求直通车”平台,在收集到“项目一线员工常年驻外,思政学习难组织、内容不贴合实际”的反馈后,立即组织宣传队伍深入项目现场,利用施工间隙举办“工地思政课堂”,结合项目建设案例讲解思政知识,切实满足一线员工的思想需求。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推动新闻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本质上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核心意义与价值体现在: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凝聚员工发展合力、提升企业品牌社会影响力。要有效突破二者融合的阻碍,可采取多项策略,如搭建“内容共生”运行机制、打造“多元载体”矩阵体系、建立“双向反馈”信息沟通体系等。通过这些举措,新闻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协同运作、同向发力,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稳固的思想引领和更有力的精神支撑,推动国企在新时代发展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作者单位:天津港集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