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可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步入深度转型期,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日益增加,传统管理模式在应对多元利益诉求和合规风险时,逐渐显得力不从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以政工工作为纽带,将思想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成为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从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有效建立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紧密联系,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全面保障。
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为员工,而员工之间在性格特点、文化程度以及思想境界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管理起来比较困难。通过将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相融合,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引领,围绕企业管理实际需求,使党建学习、红色教育与企业文化协同发展,能够迅速统一员工的价值观念,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显著提升管理效率。在这种融合背景下,政工工作人员从提升员工思想境界入手,助力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员工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管理,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企业领导必须深刻认识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政工工作模式,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纪法规等,纠正员工的不良思想。同时,企业结合管理实际目标开展政工工作,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廉洁从业意识,促使员工遵守企业规定,杜绝行贿、舞弊等不当行为。此外,企业通过政工工作树立良好形象,引导员工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从而提升企业软实力。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坚守商业道德,秉持公平竞争原则。通过开展政工工作,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杜绝企业内部出现腐败或商业贿赂等行为。在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的背景下,企业应加强反腐败和反舞弊等合规文化建设,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反舞弊与举报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反舞弊组织架构和职责,涵盖监督、检查与制约等制度,明确规范员工行为。员工在所有商业活动中,都需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行业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以营造企业内部的良好风气。在此基础上,企业需制定投诉举报处理机制,鼓励员工勇敢揭露违背商业道德的行为,确保业务活动全流程符合商业道德,共同构建公平、诚信、廉洁的职场环境;同时,明确举报处理程序和办理时限,做好对举报人员的保密工作,严禁任何形式的歧视或报复行为,对调查人员也保持公正态度,以此塑造企业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企业在开展政工工作时,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定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进行党史专题培训,并鼓励党员、群众分享学习心得,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围绕国企新时代新使命,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从而勇担企业做强、做大的使命与担当。例如,深圳朗科科技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常态化组织企业内部党员、群众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并组织党员内部交流,分享学习感悟;同时,在“七一”等重要节点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形式既包括专题党课、缅怀英烈、红色诗歌诵读、重温入党誓词、政治生日等线下传统活动,又融入数字化元素,如VR党史体验、数字人党建辅导员互动等,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为深化政工工作与管理的融合,企业还应将学习教育与落实主责主业相结合,推动企业改革与创新,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人员应全面深化“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并将其贯穿于管理活动始终;立足企业发展实际,结合政工思想和党的经济政策,制定长期战略发展目标,适时修订企业管理制度;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为各部门管理人员指明工作方向,确保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开展。企业还应根据内部架构和员工岗位实际,灵活运用政工工作举措,发挥模范先锋的带头作用,引导员工形成“看齐”意识,不断提高思想站位和红线意识,坚定与企业共进退的信心,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企业规定和管理制度,以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此外,企业要关注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借助政工工作密切党群关系,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与员工开展谈心谈话,或设立领导开放日等活动,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为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政工工作,有效激发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主动性,使员工关注管理细节,形成发展合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成为常态时,企业实现稳健发展的关键在于强化内部治理的“确定性”。政工工作与管理实践的深度融合,正是打造这种确定性的关键抓手。它以党建校准方向,以廉洁筑牢底线,以人本思想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使制度、文化、行为同频共振,让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企业治理现代化的“红色引擎”和“免疫系统”。唯有如此,企业方能将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