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元希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国家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国有企业肩负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其文化建设意义深远。在国企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先进企业文化迫在眉睫。
要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全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为企业基业长青注入持久动力。
新时代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一是要进行数字化融合,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党建文化,增强文化体验感;二是要加大品牌化建设,打造“党建+文化”特色品牌,将党建元素与企业品牌形象深度绑定;三是要推动实践化落地,将党建文化活动与主营业务结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国有企业若想实现可持续生存与发展,需以系统性思维构建文化建设体系,将全员文化自信培育与高素质人才梯队建设深度融合,形成“以文化人、以人强企”的良性循环。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应当系统梳理企业的发展脉络,全面总结发展进程中的实践经验与辉煌成就,在办公空间打造“企业文化时间轴长廊”,让员工深度感知企业发展道路的艰辛历程,促使员工将个人职业目标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深度绑定,使个人成长与企业进步形成紧密联动,最终凝聚起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拓宽服务形式,以员工需求丰富文化内涵。企业文化建设旨在满足员工精神需求,需不断创新形式、充实内容。在职业发展上,改进培训手段,拓宽学习渠道,为员工提供成长平台;在精神生活层面,发挥党工团活动载体作用,将企业文化活动与之有机融合,提升员工参与度。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效能,要以红色文化为精神根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框架,构建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体系。要建立企业文化普及度、清晰度、整体度三大维度企业文化评估体系,明确企业文化考核评价的方法流程,以定性加定量的方式每年对企业文化认同度和落地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真正使文化有效果、可测量、可改进。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关系企业长远发展,要通过坚持政治引领、坚定文化自信、聚焦员工需求、健全体制机制构建企业文化,有效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创新力与竞争力。未来,国有企业需持续探索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科技创新、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以文化之力推动企业行稳致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国企力量。(作者单位:天津渤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