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卫东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持续发展,我国防控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一些省市相继复发,形势不容乐观。在疫情防控压力下,首要的是为员工做好安全防护,避免企业聚集性疫情传播;另外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员工的心理状态。经历了疫情之后,员工累积的负面心理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身心健康,也阻碍着正常工作状态的回归。有些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因此,企业要对员工的心理状态保持关注,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援助与干预。
合理满足员工的“安全”心理需求。给员工以安全感是企业的责任所在。配备消毒液、体温枪,配发口罩等要成为工作的必要前提。此外,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及时、正确了解新冠病毒知识和防护措施。综合考量员工上班出行的方式、乘坐电梯、进入办公区、办公区设施的使用、公共区域的维护、餐饮安排等注意事项,做到有效防护,重建员工安全心理常态。
为员工缓解“疫情应激心理”。一些员工比较敏感,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新增确诊、新增疑似”的数量。对于负面情绪比较严重的员工,必要时引入专业力量对员工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员工降低焦虑感。在心理援助时可以分类分级地加以干预,同时要认真观察员工在岗位上的情绪变化,做好正确引导。摒弃侥幸,谨慎又谨慎、小心再小心,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好防控措施,严防聚集性疫情才会和安全生产同步推进、同步到位。
安全生产,防疫先行。企业从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到做好工作场所防控;从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到优化工作流程,各个单位和员工思想上重视、措施落实到位,就能防范聚集性感染,推动安全生产。
增加员工线上培训,为员工赋能。由于目前疫情还在发展和变化,考虑到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风险,很多企业的培训、会议均是线上学习。企业不妨在这一阶段,积极为员工安排一些线上技能培训,让员工“网上充电”,鼓励和帮助员工保持积极、上进的状态和斗志。有针对性地进行线上培训,在提升员工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为疫情之后的高效率和安全工作积蓄能量。
在工作中,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应严格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把疫情防控的网络织得越密。返岗人员应主动向单位申报健康情况,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自觉做好单独隔离观察。生产企业则要严格落实防疫措施,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责任体系,配齐配足防疫物资,做好卫生清扫和消毒工作,强化管理做到人员少流动、不聚集、不串岗。当然,企业的领导也要做好服务和统筹协调,保障物资供给,履行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疫情终会过去,企业在此时与其患得患失,不如尽快调整状态,带领员工走出压抑恐慌,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预期,重塑员工的活力与创造力,这项工作做得越扎实,疫情过后企业发展也就越主动。
(作者单位:河北兴泰发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