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苏淮安快鹿牛奶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顾荫民
■ 陈裕
顾荫民出身于中医世家,系江苏省涟水县东胡集镇复兴村人。他的父亲顾佃功是抗日英雄,曾任新四军某部团政委,也是治疗肝病的专家。顾荫民兄弟四人都是子承父业,他1975年就开始行医,1978年考入淮阴农校,1981年毕业分配到当时的淮阴乳制品厂。他从技术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历任车间主任、生产技术科长兼厂办主任、生产技术副厂长、常务副厂长、厂长、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务。
强化宣传,保证质量。上世纪80年代初的淮阴乳制品厂,依靠财政补贴维持经营,长期裹足不前。1996年,时任常务副厂长顾荫民顺应改革的洪流,站在市场经济的潮头,第一次吹响了“品牌战”的号角,在媒体打出了广告,并进行牛奶知识宣传,使产品形象走进千家万户,当年销售量猛增,同比增长326%,实现利润相当于前十年的总和。1997年他受命担任厂长后,响亮地提出“安全为天,质量第一”的口号,实行自检、互检、抽检、专检相结合的方法,从源头抓起,道道工序严格把关,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产品质量不断攀升,受到消费者的青睐。1998年淮阴乳制品厂改制,更名为淮阴快鹿牛奶有限公司,顾荫民当选为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斥巨资实行股份制改造和转型升级,从意大利进口全自动标准化处理系统和巴氏灭菌系统,从法国进口无菌灌装生产线,从挪威进口屋顶包生产线,从丹麦进口全项乳品成份分析仪,从英国进口微生物快速测定仪等加工检测设备,在全省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 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建立健全HACC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整个生产过程完全置于闭路电视监控下运行。公司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产品质量的有力保障。
提升品质,效益倍增。为提升产品的品质,2002年顾荫民通过淮安日报率先向消费者承诺:所有牛奶产品不含抗生素,不含激素,并以“绿色产品推动白色革命”为终极目标,持续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强化奶源安全保障和奶源基地建设。身为高级畜牧兽医师的顾荫民,组织捕杀疑似结核病牛群,结束了淮安地区奶牛存在结核病的历史;建设规模化奶牛养殖基地,终止个体养牛户的鲜奶供给,杜绝了奶源再污染的可能。从饲料源头抓起,不准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物质,加强乳品加工的软硬件建设。所有产品出厂前必须通过动物安全喂养试验,否则任何人无权放行,这在食品行业独一无二,他们每年动物实验场的维护费30万元以上。如今快鹿所有牧场均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证书。
由于快鹿牛奶的品质好、质量优,销售渠道不断延伸,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固定资产较改制前翻一番,工资总额由改制前的200多万元上升到1200多万元,上交税收由改制前71万元上升到1300多万元。
心系家乡,支持发展。顾荫民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完成了从一个医生到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转换。事业上的成功,他愈发思念家乡,关注家乡发展,支持家乡发展。2004年,东胡集镇与华士镇结为“友好乡镇”,资助9万元铺了一条通往中小学的“华士路”。当他获悉铺路资金有缺口时,捐助了3000元,三弟顾应平捐助了1000元。每年东胡集镇召开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他都拔冗参会,号召企业家们支持东胡集镇经济建设,为乡村振兴作贡献。他和现任东胡集镇党委书记高正飞结为莫逆之交,决心携手并肩,把东胡集镇建成令人向往,令人赞叹的美丽乡村。他在支持东胡集发展的五年计划中写道:要在家乡建成1000亩鱼塘,饲养2000头奶牛,种植3000亩牧草。2014年他投资1000多万元,在家乡建成1000亩高围特种养殖鱼塘,已经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下一步,他将用如椽之笔,续写支持家乡发展的华章!
顾荫民用辛勤和汗水,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谱写了一曲梦想之歌、奋斗之歌、成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