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星
创新是企业焕发生机的力量源泉,是思想政治工作永葆活力的根本所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面对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要想获得生命力,企业党组织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振奋精神,迎接挑战,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助推企业实现跨越新发展。
观念创新,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
观念更新是一切创新的灵魂和先导。坚持观念创新,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创造性地推进落实。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但经济危机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国内经济形势仍极为复杂。就煤炭企业而言,经济任务重,采场条件恶劣,安全稳定压力大,引发干部职工思想波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企业党组织要立足实际,更新观念,做到“五个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干部职工,贯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坚持围绕企业经济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始终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创造力。
思路创新,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观念改变,必然要求工作思路也要随之创新。企业党组织要积极以新思路、新视觉和新举措,不断解决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要结合企业发展形势。紧贴企业发展实际,以矿井“三次创业、科学发展”为契机,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媒体”优势,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正确认识、科学把握,以坚定的信心、必胜的决心积极应对新挑战。
二要融入企业管理。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目标体系,量化指标、细化考核,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导向作用,促进管理实施,在企业内部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良性互动局面。
三要解决职工实际问题。在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新情况下,职工思想问题往往和实际问题相联系,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听职工心声、知职工意愿、解职工忧愁、促矿井和谐”入手,把解决职工实际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机制创新,
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动力
建立完善各项机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规范性,是激发各级组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动力。企业党组织要把制度创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作。
一要完善岗位责任机制。在建立“大政工”格局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确保从领导班子到基层班组长、党团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坚持党政领导“一岗双责”领导体制,构建“一体化”工作机制。
二要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把宣传思想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整体工作考核体系,与生产经营管理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激发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要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统筹分析思想政治工作重点、难点和焦点,有针对性地制订措施和对策。基层党支部设舆情信息网员,定期对职工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并及时报送。公开畅通渠道,在网站建立收集民意信息平台,让职工想说话、能说话。努力做到上情下知、下情上知,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载体创新,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贴近度
工作深入开展离不开载体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托有效的活动载体,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党组织要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和职工需求,不断创新载体,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贴近度。
一要深化“争星创优”活动。将职业道德规范与岗位工作责任制、质量标准融为一体,选树各专业、各工种、各阶层出类拔萃人物,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充分调动职工比学赶超、岗位争先的积极性,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二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广泛组织“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强化企业诚信建设,开展敬业、奉献、创业、改革“四种精神”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提升自身道德水平,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三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奉献源于责任、使命成就未来”为责任文化核心,结合自身实际,培育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取向、文化定式和心理趋向,通过企业文化的建塑和培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竞争软实力。
(作者单位:山东兖矿集团东滩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