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腾跃 王坤 刘宇 金亚男 段然
“职业年金”是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年金”共同构成我国养老金“第二支柱”。在当前退休政策背景下,探究职业年金虚账记实业务进度中各个关键步骤的控制要点及相关影响,对于完善职业年金制度、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减轻财政负担、保障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无论财政来源是否全额)的个人征缴部分均实行实缴。单位缴费部分则区别管理:非全额财政来源单位实行“实账式管理”,全额财政保障单位实行“记账式管理”。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其职业年金账户中累积的记账额度,由对应层级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完成实账化补缴。
职业年金虚账记实需要经历申请、归集上解、投资运营等核心步骤。由于各环节办理时间存在差异,可能导致适用净值不同,进而影响虚账记实金额及投资运营后的份额。因此,即便退休人员职业年金虚账初始份额一致,业务进度的差异仍可能导致记实资金、运营份额发生变动,最终影响个人年金待遇。
过渡期退休“中人”在正式退休后,先按预发养老待遇标准领取待遇,待职业年金记实并归集上解后,再兑现新待遇并完成补发。预发养老金期间,单位虚账部分初始份额保持不变,但职业年金净值通常逐月增长。由于虚账记实金额=虚账初始份额×记实时净值,记实申请越晚,财政需拨付的记实资金压力越大。
根据《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社保经办机构需设立独立的职业年金基金归集账户,待实账、虚账资金到账后,及时归集至基金托管账户开展投资运营。全额财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单位缴费部分为虚账,需完成记实申请后再归集上解。但在实践中,记实申请与归集上解工作常存在1个月左右延迟,部分地区还因财政紧张等因素导致资金迟迟无法归集上解,进而造成投资运营份额减少。
工作人员达到法定退休条件并办理退休手续后,职业年金月待遇按“退休时职业年金投资运营后份额×退休时净值÷计发月数”的公式核发,直至账户资金支付完毕。年金待遇直接受投资运营后份额影响,该份额由实账份额与虚账记实后投资形成的份额共同构成。其中,实账份额由在职期间按月征缴累积而成,虚账初始份额与实账收益标准一致,经记实、归集上解后纳入投资运营形成最终份额。综上,记实申请虽会影响记实金额,但若资金归集上解及时,最终运营份额不会发生变化,退休人员的年金待遇也不受影响。
职业年金虚账记实业务进度控制通过影响记实金额和投资运营份额,间接作用于职工年金待遇。若记实申请审核通过后,财政资金长期未能足额到位并完成归集上解,在基金净值逐步增长的合理假设下,虚账资金无法及时参与投资获取收益,记实后折算的基金份额会因净值上涨而相对降低,进而直接导致退休人员未来领取的年金待遇减少,影响待遇保障的稳定性。
在职转退休至年金待遇发放的周期较长,需经历记实申请、资金归集上解、投资运营等多个环节,而期间职业年金净值持续波动。建立高效衔接机制可缩短流程时滞,降低净值波动对记实金额和运营份额的影响,减轻财政压力。一方面,建立线下审核与动态预警机制,通过专人负责、台账管理等方式,精准记录退休人员的虚账记实各环节进度,对超过规定时限未申报、未审核的业务设置自动预警,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补正材料,保障业务流程连续畅通;另一方面,搭建全国统一的线上信息同步平台,实现记实申请、材料审核、财政审批、资金归集上解的联动衔接,通过流程自动化、数据共享化减少人工操作失误与人为延误,提升整体经办效率。
职业年金的净值变化会影响到职业年金的记实金额以及最终投资运营后的份额。建立科学的净值波动预警机制,能够提前预判市场风险,降低净值大幅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有效地缓解因财政资金拨付迟滞引起的份额损失。建议由基金托管人结合历史数据与市场研判,设定合理的净值波动阈值,一旦市场净值波动幅度过大(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净值波动预警系统立即启动,提醒财政部门、社保经办机构加快资金归集上解处理速度,通过缩短资金在途时间,降低因时间延迟而导致的运营份额异常变化。
退休业务按自然月常态化办理,人员规模相对稳定但存在季节性波动,需结合这一特点科学规划虚账记实业务进度,强化财政预算的精准性与前瞻性。通过系统分析历年退休人数变化趋势、人口出生率数据、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调整等多重因素,精准预估年度退休人口规模及对应的虚账记实资金需求,将年度办理任务合理分解至各季度、各月份,推行分批次、常态化办理模式,避免集中办理带来的资源挤兑。针对年末、政策调整节点等退休高峰期特殊时段,提前调配经办人力资源,增设线上线下服务通道,优化审核流程,避免业务积压导致的流程延迟,保障财政资金调度平稳有序,确保记实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全额财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单位缴费部分在工作人员在职期间以虚账形式记录权益,退休时需一次性全额记实补缴,这一模式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可能对财政形成持续增长的长期支付压力。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虚账记实金额随退休“中人”记实年份逐年增加而持续增长,且实账与虚账对应的基金净值同步上升,直接导致财政所需补缴的资金需求不断扩大;二是职业年金基金净值长期整体呈正增长趋势,记实时适用的净值与退休时的净值存在时间差,进一步推高记实资金规模。从缓解财政长期支付压力、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出发,应加快推进单位缴费部分从记账管理向实账管理过渡,尽快制定分阶段、分步骤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财政部门与人社行政部门的责任分工、做实计划与时间节点,将财政压力合理向前传导、分散化解,避免债务长期累积影响退休人员年金待遇的足额发放。
职业年金计发机制决定了职业年金的业务进度控制能够直接影响虚账记实金额和投资运营份额,进而可能作用于退休人员年金待遇。基于此,通过建立高效衔接机制、建立净值波动预警机制、平衡业务办理进度、推进记账转实账管理等综合措施,可有效地控制虚账记实业务进度,为减轻财政压力、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路径。
课题来源:2025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若干问题的探究”(课题编号:JRS-2025-0207)
(作者单位:王腾跃、王坤,衡水市冀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刘宇,武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金亚男,枣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段然,衡水市冀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