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 李晴
过去十年,国家先后出台“两票制”“集采”“医保谈判”等一系列政策,医药流通市场从分散走向集中。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医药流通总额已突破3.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2%,但行业集中度仍低——前四强市场占有率不足40%,中小配送商超过1.2万家。高毛利时代终结,取而代之的是“薄利多销+合规运营”的新常态。
硬币的另一面,是长期未解的痛点:根据中物联医药物流与供应链分会《2024年医药供应链全景分析报告》,医疗机构平均回款周期已拉长至90~152天,部分省份甚至超过一年;商务部《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则指出,医药批发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99.52天,现金周期较2016年进一步延长13天。与此同时,2024年第十批国家集采中,62个品种、439家企业同台竞争,最终中标率仅约53%,多数企业仍缺少实时政策解析与投标模拟工具。这些“看不见的损耗”不仅抬高了患者用药成本,也让整个产业的创新节奏被迫放慢。
一位“老医药”20年的上下求索
谢进,重庆福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1995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便一头扎进临床与商业两条战线:先在公立甲级医院做内科医生,随后进入跨国药企做地区销售经理,再转战国内大型医药集团。2009年起,他出任一家深交所上市医药企业旗下核心子公司的总经理,十年内把公司年营收从不到1亿元拉升至近10亿元,并先后与国内多家省级龙头商业公司、区域连锁医院集团签订累计金额超5亿元的战略推广协议。行业内评价他“既懂临床需求,又懂商业语言”,是不可多得的“两栖型”管理者。
正是这些一线经验,让谢进敏锐捕捉到“政策瞬息万变、渠道重复低效、合规风险加剧”的行业通病。2024年,他率领团队以大数据和AI为切入口,自主研发了覆盖“政策解析—报价模拟—冷链追溯—合规审计”全流程的数字化系统,并申请多项软件著作权。该系统已在莱美药业、金童佳儿童医院等合作方落地,试点区域库存周转率提升40%,冷链异常报警率下降60%,得到合作伙伴“真正解决了行业老毛病”的高度评价。
站上亚洲品牌之巅:2024年度
医疗药品行业影响力人物
2024年12月,在亚洲国际品牌研究院(AIBRI)主办的“亚洲品牌年度盛典”上,谢进与国药、华润、恒瑞等巨头高管同台,荣膺“2024年度医疗药品行业影响力人物”。该奖项由AIBRI联合德勤、普华永道及多家投行共同评审,以“战略前瞻性、商业转化力、社会价值”三维指标打分,最终从全亚洲200余位候选人中仅遴选出5位,含金量可见一斑。评委会给出的颁奖词写道:“他用数字技术重新梳理医药流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让政策、药企、医院、患者四方共赢。”
让每一粒药更快
更安全地抵达患者
“医药流通不是简单的搬运,而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面对记者,谢进把成功经验归结为“用医者的仁心做商业”。下一步,他计划将数字化系统开放给更多中小配送商,并以重庆为样板,三年内覆盖西部主要省份。“只有当行业整体效率提升,中国医药创新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这位从三甲医院走出来的企业家,正用数字引擎把“医者之仁”写进医药流通的每一次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