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浅谈公共服务特许经营中政府监管的效能提升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王宇

 

公共服务特许经营作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重要模式,在提升服务效率、缓解财政压力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但实践中尚仍存在监管缺位、权责模糊等问题,既影响公共服务质量,又易引发公共利益受损风险。探讨从制度设计、技术赋能、协同机制三方面建立监管效能提升框架,旨在为优化特许经营监管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政府监管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前政府监管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困境:其一,现行法规对政府监管职责缺乏细化标准,导致特许经营协议执行中“重准入、轻过程”现象普遍;其二,传统行政检查难以适应市场化运营特点,对服务质量、资金使用的实时监控存在短板;其三,发改、财政、行业主管部门间缺乏联动机制,导致监管碎片化问题突出。这些困境共同导致监管资源分散化与响应迟滞,在公共服务加速市场化转型背景下更显突出。

政府监管效能提升的核心路径

(一)法治筑基,制度优化强根基

特许经营项目的监管需要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的每个环节,都应该有明确的监管要求。例如,在城市供水项目中,需要规定水质检测的频率、应急事件的处理时限等具体标准。同时,政府部门要制定详细的监管责任清单,把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绩效考核不仅要看建设进度,更要关注长期运营效果。此外,政府可以设置服务质量、设施维护等多项考核指标,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企业,要有具体的整改要求和退出机制。

(二)技术赋能,智慧监管提质效

现代信息技术能大幅提升监管效率。例如,在污水处理项目中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可实时掌握出水水质数据,这些数据会自动传输至监管平台,一旦超标便立即报警。区块链技术则能确保运营数据的真实性,有效防止数据造假。建议建立统一的监管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监管数据,当发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自动提示监管人员;同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历史数据,还可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为监管人员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支持。

(三)协同创新,多元共治破壁垒

公共服务监管需多部门协作,建议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来解决部门之间的配合问题;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监管,以提供更客观的评估结果;市民也可通过手机程序反映公共服务中的问题。不过,需明确各方职责边界:政府部门负责制定标准和实施处罚,行业协会提供专业支持,社会公众进行监督。这种多方参与的监管模式,既能提高监管效率,又能增强监管的公信力。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