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云
《关于深化新时代新征程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意见》明确要求将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作为战略性工作,组织青年投身核心技术攻关。在此背景下,“基层共青团组织如何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领青年在企业创新创效中勇挑重担、建功立业”成为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青年工作的具体实践,系统阐述其引领青年创新创效的有效路径。
加强思想引领
筑牢青年创新创效精神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激发青年投身创新创效的内生动力,必须首先筑牢青年思想根基,确保创新实践与国家战略同向、与企业使命同行。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坚持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常态化的“青年大学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深入车间、班组及网络阵地,引导青年深刻理解“国之大者”,明确创新服务于国防现代化的战略方向。充分利用江苏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见学活动,锤炼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政治品格。
加强企业文化引领。深挖建厂史,精心打造企业展厅,将其作为新员工入职“第一课”和全员教育基地。通过《见证初心、不负使命》等文化载体,让青年提升对通信事业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修订发布《企业文化理念手册》,适时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引导青年聚焦“国之所需”,坚定不移履行强军首责,将个人价值追求融入企业创新发展大局。
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定期组织来自研发、生产、管理等不同岗位上的劳模代表与青年面对面座谈,分享成长经历与担当感悟。深入开展“青年岗位能手”寻访评比及“两优一红”评选表彰,利用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点进行事迹宣讲,讲好青年奋斗故事,营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励青年争做党和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
搭建成长平台
锤炼青年创新创效过硬本领
创新创效需要真才实学。基层共青团必须积极为青年搭建学习成长、实践锻炼的平台,锤炼青年担当重任的硬实力。
搭建青年培训平台。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针对青年能力短板、弱项,精准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深化导师带徒工程,采用“双向选择”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方式,为新员工选配优质导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悉心教授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创新性地引入“项目总师导师制”,由总师结合重点项目需求亲自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授课指导,传授前沿技术和科研方法,有效提升青年技术人员的科技攻关能力和大局意识。
搭建青年交流平台。建立常态化青年座谈机制,邀请公司及部门领导参与,畅通青年表达渠道,及时回应青年在职业发展、团队融入等方面的诉求。持续打造“团团小课堂”品牌活动,邀请内外部专家围绕专业技能、科研流程等主题授课交流,为青年答疑解惑、拓宽视野。定期举办“青年思想沙龙”活动,鼓励青年围绕工作难点、自身不足、创新感悟等主题进行深度对话,在思想交锋和思维碰撞中激发创新灵感。
搭建青年展示平台。举办青年演讲比赛、青年辩论赛等活动,为各类青年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以“青年文明号”创建为载体,引导青年在服务企业中心大局中勇于作为,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以“三改善”(全面改善、全员改善、持续改善)活动为抓手,鼓励青年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效比赛。
畅通发展渠道
助力青年创新创效青春建功
为青年创新创效成果提供价值实现的出口,是青年保持热情的关键。企业必须着力打通职业发展、成果应用和荣誉激励的渠道。
深化岗位建功渠道。组织青年参加“三改善”活动,鼓励青年立足岗位,针对工作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为企业提质增效贡献智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重点任务,深入开展“青年突击队”竞赛活动,在关键领域组建青年突击队,引导青年冲锋在前,在攻坚克难中创造效益、实现价值。着力提升青年志愿服务质量,引导青年在服务企业和社会中增强奉献精神。
畅通青年推优渠道。协助人事部门建立科学的人才选用机制,以提高青年专业匹配度为重点,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建立青年后备人才库,积极将优秀青年人才推荐到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中去接受考验和锻炼,适时为青年人才“加担子”。加强“育苗推优”工作,对表现突出的团员青年做到认真考察、严格把关,积极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做好党的后备军。
拓宽“青”字号品牌创建渠道。紧密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深化“号手岗队”创建活动。在市级青年文明号创建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契合公司业务需求的“熊猫汉达青年文明号评分标准”,并积极争创更高级别荣誉,引导青年牢固树立敬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在传统“两优一红”标准基础上,新增“青年岗位能手”的寻访、评选和表彰,进一步提振青年创新创效的热情。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基层共青团组织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践清晰地表明:有效引领青年投身企业创新创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思想引领、平台搭建、渠道畅通的协同发力。基层共青团组织应不断深化对这三条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的青春动能。
(作者单位: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