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敖艾菲 党雪霈 李传富)8月9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两峡”储气库2025年度工作气量突破10亿方。截至14日,“两峡”储气库仍保持日均超500万方的注气规模持续作业,工作气量稳步增长,为川渝地区今冬明春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属地管理单位重庆气矿统筹“两峡”储气库生产组织各环节,推动储气库实现高效有序运行。重庆气矿精细组织注采过程,强化管网与储气井压力监控,科学制定注气计划和配产方案。密切跟踪气象及市场供需动态,结合产能分析精准排产,确保“应注尽注、能采多采”。
同时,重庆气矿高质量完成“两峡”压缩机组维保工作,推进黄草峡压缩机组错峰用电试验,细化分时段运行方案。通过统筹注气目标与“移峰填谷”降本,在保障生产连续性的同时,提升设备运行经济性,优化生产组织成本结构。
在此基础上,重庆气矿做好地质气藏动态监测,完成压力测试35井次、专项试井22井次,完成17口井76井次气质全分析,初步掌握硫化氢分布特征。推进微地震监测体系建设,完成铜锣峡10口浅井,黄草峡12口浅井+2口深井微地震监测井部署,持续开展台网运行日常维护、数据处理解释,优化调整模型参数。通过强化地质体完整性管理,为注采计划实施和生产组织推进提供稳定的地质基础,保障生产运行安全可控。
此外,重庆气矿围绕“两峡”储气库运营任务,建立全流程、穿透式保供机制,截至目前高效完成 50 批次、300余项物资采购。针对关键长周期设备材料,实施“超前策划、动态跟踪、闭环管理”,精准制定方案并实时监控进度,每周通报进展并联动项目执行部门,确保物资准时到位,为生产组织各环节的连续推进提供坚实物资支撑。
下一步,重庆气矿将聚焦“互联互通、精细调节”工作思路,持续提升储气库运营管理水平,科学调配资源,确保注气工作高效推进,为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区域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