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党建思政工作在事业单位的创新发展模式探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鹏

体育类事业单位在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党建思政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体育事业发展的走向与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党建思政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探索新模式。强化党建思政工作创新,能够为体育类事业单位增添强劲的精神动力,凝聚各方力量,保障体育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与组织根基。

 

党建思政工作对体育类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价值

1.指引发展导向

体育类事业单位肩负着推动体育事业进步、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的重要使命,其发展导向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党建思政工作通过全面阐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帮助单位全体人员深刻领会体育事业在党和国家整体工作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明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在体育改革持续深入、体育活动日益丰富的形势下,党建思政工作能使单位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认识,避免出现偏离社会主义导向的行为。无论是体育赛事的组织举办、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还是体育人才的培养塑造,都能在党建思政工作的引导下,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增进人民福祉这一目标展开,确保体育类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平稳推进。

2.汇聚团队合力

体育类事业单位开展工作,需多个部门与岗位相互协作。而团队的凝聚程度与向心力,是提升工作成效与品质的核心要点。党建思政工作通过组织各类思想教育活动,如主题党日活动、专题学习研讨会等,能够在单位内部营造出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奋斗方向。当全体工作人员具备一致的思想根基与价值理念后,便会催生出强大的凝聚作用,促使大家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在面临重大体育赛事筹备、大型体育项目建设等艰巨任务之时,这种凝聚作用能够转化为攻克艰难险阻的强大推动力,推动大家主动交流、紧密合作,战胜各类困难与挑战。

3.推动队伍素养提高

体育类事业单位想要实现良好发展,离不开一支具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党建思政工作在提升队伍素养方面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职工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得到提升,指引职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增强其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在体育专业技能培育方面,党建思政工作可以与业务培训相互融合,将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贯穿于技能提升的整个过程。职工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其思想道德水平也能够不断得到提升。

 

体育类事业单位党建思政工作的优化路径

1.融合体育特性,创新教育载体

将党建思政工作同体育特性相融合,对教育载体加以创新,能够使党建思政工作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得到提升。可以充分借助体育场馆、训练基地等场地,构建“体育+党建”的教育阵地,在这些场地设立党建文化墙、体育党史展示区域等,让职工在日常的训练、工作进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党建思政教育。例如,某省的体育中心在其体育馆内部设立了“体育党建长廊”,展示出中国体育事业在党的引领下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体育领域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等相关内容,职工在训练的空闲时段、举办赛事的前后都可以随时进行参观学习,有力地扩大了党建思政教育的覆盖范围以及影响力。与此同时,联合重大体育赛事、体育活动来开展主题党建活动,如在奥运会、全运会等赛事期间,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并在活动之中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职工在实践当中深化对党的认识,强化自身的党性修养。

2.依靠数字技术,拓宽教育途径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体育类事业单位的党建思政工作带来了全新契机。体育类事业单位应当全方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来拓展党建思政教育的路径。可构建单位党建思政工作的线上平台,对党建知识、学习材料、先进事迹等信息加以整合,让职工能够借助电脑、手机等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展开学习,突破时空的局限。例如,某体育科研机构研发出“体育党建云课堂”App,定时上传专家讲座、党课视频、科研前沿与党建相结合的文章等,职工可依据自身需求自主挑选学习内容,提升学习的灵活性与积极性。同时,可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形式新颖、内容鲜活的党建思政资讯,如体育主题的微视频、党建知识问答等,吸引职工予以关注并参与其中,强化党建思政工作的时代特性与感染力。

3.联动业务工作,提升教育成果

党建思政工作和业务工作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助力的关系。把党建思政工作与体育类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提升教育效果,推动业务工作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在体育训练相关工作过程中,把党建思政教育融入每日训练规划之中,借助党员教练率先垂范、成立党员训练攻坚小组、设立了“党员训练先锋岗”等形式,来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热情以及拼搏进取的精神,提高训练成效。在体育赛事组织工作方面,针对赛事组织的各个步骤展开党建思政工作,着重强调党员的责任意识与服务理念,保证赛事能够顺利举行。通过党建思政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交融,让单位职工在实际工作当中切实体会到党建思政工作的价值所在,进而更为主动地接受相关教育,将思想认识转变成推动业务工作进步的实际举动。

4.完善长效机制,保障教育持续性

完善党建思政工作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这对于体育类事业单位党建思政工作创新发展起着核心作用。其一,要确立一套具有科学性的考核评价机制,把党建思政工作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纳入部门以及个人的绩效考察范畴,清晰界定责任分配以及奖惩准则,防止出现只做表面功夫的现象。其二,搭建起常态化的学习体系。充分依据体育行业赛事周期、训练规划等具体特性,以合理的方式安排学习的频率和内容。例如,在赛事间歇期开展集中性质的培训,而在赛事进行期间穿插简短的党课学习。其三,强化党建工作团队建设。挑选出那些既熟知体育业务又善于开展思政工作的综合型人才进入党建队伍,定时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及交流探讨活动,提升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从而为党建思政工作不断创新提供稳固且坚实的支撑。

综上所述,在体育类事业单位中,创新党建思政工作对其自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党建思政工作能够发挥引导发展走向、汇聚各方力量、提升人员素养、确保廉洁从业的作用。通过融入体育特性、依靠数字技术、联动业务工作、完善长效机制等优化路径,可以实现党建思政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未来,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实践,让党建思政工作能够与体育事业发展达成深度融合的状态,从而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付出更多的努力、贡献更为强大的力量。

(作者单位:天津市冬季和水上运动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