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世军
妻子去批发雪糕时,竟意外地批到了老冰棍。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一支,当那熟悉的甜香在舌尖蔓延开时,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
“卖冰棍喽、卖冰棍喽,一毛钱两支……”随着这洪亮的叫卖声,一辆自行车便出现在学校的操场里。随即,同学们如同听到集结号般从四面八方赶来,不一会儿,卖冰棍的大叔就被潮水般涌来的同学包围得严严实实。这个说来一支,那个说来一支,每个人都生怕晚了一步,生怕错过这难得的清凉。买到的欣喜不已,没买到的只好暗自舔舔舌头、咽咽口水。而我就是这没买到冰棍之中的其中一个。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远没有今天这么富裕,除了家境好的同学身上有个块儿八毛的零用钱以外,大部分同学的口袋里比较虚空。由于学校离家较远,父亲偶尔会给我两三毛钱作为午饭钱(馒头仅需一毛钱),但到了夏天,我宁愿饿着肚子,也要把这笔钱攒下来买冰棍。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冰箱,这些冰棍是这些卖冰棍的骑车人从很远的地方运回来的,所以就变得很金贵。且种类稀少,仅有豆沙、糯米与白糖(即昔日之老冰棍)可选,囊中羞涩的同学,只能退而求其次,以五分钱换得一份白糖冰棍的清凉慰藉。偶尔,运气不错时,比如天空突降暴雨,或是放学铃声响起,那些卖冰棍的小贩便会开始廉价抛售,于是,五分钱便能换得平日里难以企及的糯米或豆沙冰棍,而一毛钱的白糖冰棍,更是能买到四支乃至更多。尽管夏日的酷热已悄然褪去,但同学们依旧吃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到了今天,家家都有冰箱,时时都可以买到冰棍。从这些众多口味的冰品中我再次品味到那些无忧无虑且容易得到满足的学生时代,心中不由滋生些许甜蜜、几多不舍。我缓缓品尝着这久违的老冰棍,任由那冰爽、甜蜜、沁人心脾的滋味在舌尖萦绕,久久不散。我想:可能是今天冰激凌、雪糕、酸奶、冰镇茶饮料的品类实在太多了,数不胜数,让人无从选择,可谓身在福中不知福!但在我心中,老冰棍的甜,是蝉鸣声声的甜,是青草味的甜,是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里最清澈的甜,能让人回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