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如何通过设计 破局乡村振兴的“美学经济”实践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周璇

在北京门头沟区涧沟村玫瑰园,一群中学生正在“赤心玫瑰工坊”体验古法精油提取。不远处,AR导航指引着游客沿情报战线旧址重走“红色密道”——这是北方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方工大”)“悠游山居传古韵·奇谋妙策兴家园”方案的部分场景模拟。该项目在“青创北京”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中斩获金奖。

一、困境:京郊古村的资源转化断层

(一)红色文化开发碎片化

涧沟村作为平西情报联络站所在地,拥有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红色情报战历史遗址群,但由于其展馆孤立运营、体验形式单一、IP转化缺失等问题,资源开发长期受陷。

(二)绿色产业价值浅表化

虽然坐拥千亩妙峰山玫瑰园,但产业瓶颈突出。第一,加工技术滞后:玫瑰制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第二,品牌辨识模糊:同质化商品占比高,缺乏“情感化”消费场景。

(三)运营模式协同不足

村内民宿、景点呈“孤岛状态”,游客因街巷复杂迷路率达30%,滞留时间不足3小时。

二、破局:红绿双核驱动的三维策略

(一)文化转译策略:从历史符号到情感IP

北方工大团队以“妙妙、悠悠”IP形象为核心,构建“妙小悠”品牌体系。通过融合本土元素,开发40余款SKU衍生品,覆盖盲盒玩偶、研学教具等场景;同步打造沉浸式叙事链:AR扫码系统触发《玫瑰物语》动画;设计“密道剧本杀”任务,引导青少年通过解密串联红色景点;以“赤心玫瑰宴”系列实现产品升级,将乡土文化转化为可消费的现代符号。

(二)空间重构策略:从资源孤岛到体验闭环

团队通过“红绿交织”动线设计破解资源割裂:以AR导航串联红色情报站—玫瑰工坊—英雄山—妙峰云顶,形成闭环体验链。创新功能复合场景:集装箱市集实现昼夜切换(日间农产展销—夜间星空餐厅),土地利用率提升3倍;设计适龄化路线:青少年“一日密道突围”延长停留至5.5小时,中老年“两日禅意之旅”提升客单价。

(三)技术赋能策略:从传统农品到高值商品

联合企业攻关技术瓶颈:超临界萃取提纯技术将玫瑰精油纯度提升至美原料标准;冻干锁鲜工艺使花青素保留率提升90%,保质期延长;区块链溯源系统扫码展示种植加工全流程,消费者信任度提升带动溢价空间。技术升级推动玫瑰制品从初级农产品跃升为高附加值商品,打通“农旅+医美”产业链。

三、产业价值:金奖方案的商业跃迁路径

(一)企业合作价值预判

首先,IP衍生品开发模块拟与泡泡玛特合作,依托“妙小悠”IP形象,推出盲盒玩偶、非遗手作工具包等40余款SKU产品,预计首年销售额达500万元。通过品牌联合,将涧沟村非遗技艺转化为现代消费符号,契合年轻群体对文化情感化产品的需求。

其次,民宿品牌运营模块计划引入首旅如家集团的专业化管理体系,重点优化“涧沟人家”品牌的空间功能转换与客群分层运营。通过集装箱市集昼夜切换、林间茶席场景营造等设计,预计入住率提升40%,完整落地需1年周期。合作将实现学生创意与成熟企业运营经验的互补,降低市场试错成本。

最后,智慧导览系统模块拟嫁接高德地图的GIS三维导航技术,通过AR实景叠加农事图谱、客流热力预警等功能,可将游客寻路时间缩短70%,导航准确率提升90%,技术适配周期仅需3个月。

(二)人才反哺计划

以乡情为纽带、以政策为支撑,通过“引才回归、育才扎根、用才兴业”闭环机制,引导在外本土人才返乡服务。项目团队计划成立“种花园丁”工作室,带动毕业生返乡创业,通过情感联结、政策保障与平台搭建,破解农村“人才荒”困局,实现人才与乡村的双向赋能

总之,当AR眼镜重现情报战的电波频闪,当玫瑰精油注入医美产业链,当迷宫般的街巷跃升为探秘乐园——高校设计力正在重新定义乡村振兴的边界。北方工业大学这群“种花园丁”用金奖方案证明:最富生命力的乡村变革密码,永远蕴藏在历史与未来的交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