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国有企业党群工作精细化管理策略探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何仲鹃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必须夯实党群工作,党群工作是做好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战略支撑作用,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建设、经营与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根本保证,是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凝心聚力、凝聚职工群众的助力器。随着当前国企进行转型升级和发展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内部管理、职工思想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粗放式的党群工作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的需要,企业党群工作面临着广度、深度和精度均不精准的现实挑战。因此,需要立足实际,针对现有的企业情况探索精准化管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实行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这样才能使企业党群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和职工需要,让党群工作深入、精准、实时、系统,为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确保与企业改革发展中心工作同向联动、相互促进、共发展共进步。探讨党群工作精细化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体系、细化工作内容及强化数据支撑等策略,旨在为促进国有企业党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

一、党群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一)有助于增强企业政治功能和政治引领力

精细化管理首先是一种理念、方法和手段,旨在实现管理效率的优化提升。将精细化理念融入党群工作,有助于更准确地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更充分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使党群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战略决策的政治方向把控尤为关键。科学地设立组织机构,优化工作流程,落实岗位责任制,使得党群工作抓准重点,精准发力,在企业推进深化改革攻坚、调整发展战略、提炼企业文化等重要任务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此外,精细化管理也使得党的方针政策和企业发展目标能够实现有机融合,使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提升企业政治功能和政治引领力。

(二)有助于推动党建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党群工作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能够使党建工作在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层面实现深度优化。相较于传统依赖经验、流程粗放的工作方式,精细化管理更注重数据支撑与目标导向。党组织可以通过对党员结构、群众需求、重点任务等信息的系统梳理,制订科学可行的行动计划,将党建任务具体化、细化、责任化。

(三)有助于促进党群关系更加紧密融合

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拉近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情感距离,推动党群关系朝着信任、互动、协同的方向深化。传统党群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往往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容易忽视群众个体化、多样化的真实需求。而精细化管理通过建立群众诉求分析机制、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清单、反馈回访制度等路径,能够更精准地把握群众所想所需。党组织据此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引导、困难帮扶、公共服务等活动,让服务更具人文关怀和时效响应。

二、党群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一)健全组织体系,实现管理制度化

完善的组织体系是推进党群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当前,一些国有企业在党群工作中还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导致运转低效、管理粗放。特别是在企业并购重组、业务拓展等变革时期,组织架构的不适应问题更为凸显。这就要求从建章立制入手,完善党群工作机构组织体系,划分职、权、责,确保组织设置科学、职能配套合理、运行顺畅有序。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将党务、人事、工会、团委等部门职能整合起来,推动各类资源共享、力量合二为一,杜绝“政出多门”“人浮于事”,实现工作部门协同联动、条块有效融合;按照企业不同层级及不同发展阶段,科学设置基层党组织,让基层组织“应建尽建、建有实效”,使其在生产一线、管理前沿、职工群众中筑牢组织覆盖、政治引领功能。建章立制是促进组织运行有序、管理规范的重要抓手,要围绕党群工作重点,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党务公开、群众参与、评议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体系,特别是要突出党建责任制度,明晰各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抓好抓实管党治党责任和组织运行体系,使相关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针对制度体系设计突出操作性,坚决避免“一纸”而“生”,一方面要求责任职责分工明确;另一方面,细分、厘清操作实施流程,推动党群工作逐步趋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

(二)细化工作内容,构建清晰标准体系

实施党群工作项目化,首先要从内容具体化、标准明确化做起。党群工作的内容本身就庞杂,党的建设、意识形态、职工思想政治、企业文化、工青妇组织等诸多内容,如果没有具体任务分解和执行标准,往往会导致工作上泛化、职责上重复、成效不明显。要坚持系统谋划、任务具体、路径明确的要求,推进党群工作从粗放化到项目化、指标化、流程化的转化。从细化的任务分解做起,坚持以目管理的原则,把当年的重点工作细化到季度、细化到月度,制订能量化、能追溯、能考核的工作指标,并配套细则操作手册,实现目标、过程、结果的全过程闭环。尤其在思政教育、党员管理和群众工作方面,要制定标准化、作业式的模式和目录,规范作业流程。此外,坚持“党建项目化”要求,将党建重要工作内容化为管理有力、效果能够评估的项目,按照项目化理念设计完成任务的推进路径、牵头部门、具体责任人和时间节点,通过实施过程监管、阶段效果评估来确保任务推进,同时对各类党群活动设计明确的执行标准,如“三会一课”应设计内容较为完整的议程模板和内容提示,职工文化活动应设计组织和实施流程、职工参与评价反馈机制等,着力提高活动组织的效果和职工的体验感。

(三)强化数据支撑,推进数字化管理

新时代下,党群工作要精细化发展,必须以现代信息手段作支撑,增强大数据思维,重塑数据驱动工作模式。一是打造统一整合的工作信息一体化平台,打破传统“数据烟囱”,将党建主题活动、职工基本数据、组织关系、思想动态、群团活动等全部纳入数据平台,推进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及数据挖掘全过程智能化运行。一方面可以通过数据汇总、即时更新,从而进行党员结构分析、思想分析、工作参与度分析等立体精准的党员画像;另一方面平台数据可以为领导掌握职工思想动态、考评党群工作、分析研判趋势等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二是提升大数据在党群工作中具体利用水平。利用大数据梳理、分析海量数据背后反映的职工思想动态变化、工作需求、意见建议,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教育。例如,根据职工参加组织活动次数、职工对活动的好感度、职工对活动的互动数据等组织指数的科学模型,推算党群工作开展的成效及群众满意度评价;运用数据分析、语义分析、情感分析、行为分析等分析技术,预判存在思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风险,以及群体性事件等问题,着力提高对复杂局面的辨识和应变能力,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支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挥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提升党群工作水平。在当前的新时代企业治理工作要求与挑战下,党群工作只有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彰显政治引领作用与组织保障作用。精细化管理作为推动党群工作提效增质的重要举措,既关系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又关系企业文化建设、职工队伍建设、治理效能的发挥。不同层级的企业应深刻认识精细化管理要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在新形势下探寻符合要求的、能够推广的、可借鉴的企业党群工作管理方法、举措,实现党建带促进企业发展、组织职工队伍的良好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蜀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