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在环卫企业中如何抓好职工思想政治与文化建设工作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章丽

 

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企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技术创新与资本积累,更取决于企业内部凝聚力与员工的精神风貌。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是塑造职工正确价值观、提升职工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企业文化建设则是构建企业精神内核、增强企业辨识度的关键所在。将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要通过理念、制度等多维度的有机结合,让思想政治建设为企业文化注入灵魂,让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建设搭建载体,从而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推动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

一、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

文化建设融合的重要性

(一)助力职工个人成长

以环卫企业为例,环卫职工长期直面脏累苦的工作环境,易产生职业倦怠。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可借文化活动、思想教育,如开展“最美环卫人”评选,树立榜样典型,增强职工对环卫事业价值认知,激发其内在动力,引导职工在提升环卫技能同时,实现自我成长与价值升华,提升职业幸福感。

(二)推动企业高效运营

二者融合促使企业构建以团结、奉献、高效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增强职工责任意识,优化内部管理,减少矛盾冲突。例如,某环卫企业开展班组思政教育与文化建设,提升团队协作,作业效率有效提高,保障环卫服务高质量、高效能供给,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环卫行业是城市文明的直观体现,是城市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融合后,环卫职工良好精神风貌与奉献精神得以彰显,如垃圾分类宣传、文明清扫行动等,能引导公众养成环保习惯,营造尊重环卫劳动氛围,传播正能量,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整体文明形象。

二、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

文化建设融合的现状

(一)融合认知存在偏差

部分环卫企业对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的重视程度不足,将二者视为独立的工作板块。管理层认为,思想政治建设仅是传达政策文件、完成上级任务;文化建设局限于组织简单团建活动,未能理解二者在凝聚职工思想、提升企业软实力上的协同作用。这种错误认知导致融合工作缺乏系统性规划,难以真正发挥其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融合方式较为传统单一

多数环卫企业在推进二者融合时,仍采用传统的开会宣讲、集中学习等方式。例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多以照本宣科讲解理论为主,文化建设活动也只是定期举办运动会等常规项目,未结合环卫工作特点与职工实际需求创新形式。加之环卫职工年龄结构偏大、工作时间长,传统方式难以激发其参与积极性,导致融合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健全的融合保障机制

环卫行业尚未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保障体系。企业内部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与考核标准,没有专门部门或人员统筹推进融合工作,也未将融合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这使得融合工作随意性大,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即便开展相关活动,也难以保证质量,无法实现深度融合的目标。

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

文化建设融合的策略

(一)革新融合理念,强化顶层设计

环卫企业应从战略高度重新认识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的价值,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将二者深度融合纳入企业发展的核心规划。企业管理层需带头学习相关理论,明确思想政治建设是塑造职工精神内核的关键,企业文化建设是展现企业特色与凝聚力的重要载体,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企业长远发展。在顶层设计层面,企业可成立由党委书记、总经理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的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融合发展规划。规划应明确融合的总体目标、阶段性任务以及具体实施路径。还需定期组织管理层开展融合工作研讨会,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融合策略。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党校学者开展专题讲座,提升管理层对融合工作的理解与执行能力,确保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二)创新融合方式,增强参与积极性

企业需立足行业特点与职工实际,创新融合方式,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与参与度。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结合环卫工作场景,开展“微课堂”活动。例如,利用环卫职工清晨作业前的短暂集合时间,由班组长或党员骨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一则与环卫工作相关的思政小故事或政策要点,时长控制在合适时间内,既不影响正常工作,又能让职工在轻松氛围中接受教育。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思政学习阵地。开发环卫行业专属的学习小程序,设置“政策解读”“榜样事迹”“互动问答”等板块,职工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在文化建设活动方面,创新形式与内容。除传统运动会外,可举办“环卫文化创意大赛”,鼓励职工围绕环卫工作、企业文化设计海报、短视频、文创产品等,挖掘职工创意,增强其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还可开展“最美环卫人”故事分享会,邀请职工讲述自己或身边同事的感人故事,通过真实案例传递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完善融合机制,保障工作长效开展

建立健全完善的融合机制是确保环卫企业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的关键。首先,构建责任落实机制。明确各部门在融合工作中的职责,如: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将融合要求纳入职工招聘、培训、考核等环节;工会组织负责策划各类文化活动,增强职工凝聚力;党群部门牵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制定岗位责任清单,将融合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岗位与个人,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其次,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融合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从活动参与度、职工思想变化、文化氛围营造、企业业绩提升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核,设置企业文化知晓率、价值观认同度等调研指标,定期开展职工满意度调查。对考核优秀的部门与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达标的进行督促整改,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后,完善监督反馈机制。成立融合工作监督小组,定期对融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重点监督活动组织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效果是否达标等。同时,畅通职工反馈渠道,设立意见箱、线上反馈平台等,鼓励职工对融合工作提出建议与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融合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四)整合多方资源,形成融合合力

环卫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环卫企业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整合企业内外部多方资源,提升教育的创新度,加强各个部门的紧密合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在企业内部,整合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与文化资源。加强部门间协作,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例如,人力资源部门与党群部门联合开展职工培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后勤部门为文化活动提供场地、物资等支持。同时,深入挖掘企业历史文化资源,提炼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宣传中,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在企业外部,积极争取政府、行业协会、社区等支持:与政府部门合作,争取政策指导与资金扶持,如申请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参与政府组织的思政教育示范项目;加强与行业协会沟通,学习借鉴其他优秀环卫企业的融合经验,参与行业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企业影响力;加强与社区合作,开展“环卫开放日”“垃圾分类进社区”等活动,既能向社会展示环卫企业的文化与职工风采,又能让职工在服务社会中增强职业自豪感,同时借助社区力量扩大融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二者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素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怀柔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