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高飞:建筑管理创新的实践先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齐双庆

 

在江苏世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部,高飞正与团队成员讨论企业级项目管理标准化流程的落地细节。他低调而沉稳,讲话语速不快,却条理清晰。这种精细而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他二十多年项目管理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从2003年踏入行业至今,他经历了从基层技术员到项目经理,再到技术总监等重要职位,亲历了中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从粗放到精细化、智能化转型的全过程。他丰富的经历遍及张家港、苏州等地多家知名建筑企业,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

破解管理瓶颈

从局部优化到系统提升

随着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向规模化、复杂化发展,传统项目管理方式已逐渐难以应对愈加复杂的施工环境与资源协调需求。对此,高飞选择从根源入手,专注于系统性项目管理流程与企业级资源协调的创新实践。他并非简单地推出单项技术,而是坚持从宏观视角系统地规划、指导和协调项目的整体运行。他在业内率先提出并持续践行“全过程智能化项目管理”的新理念,强调跨领域项目进度与预算的精细化控制、资源配置的全局优化以及风险管理的体系化建设。这些探索与实践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对于各色项目的综合管控能力,使工作效率与成本控制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高飞每年均会开展深入的项目复盘与管理经验总结工作,通过不断提炼出适合企业不同类型项目的高效管理模式与流程模板,在实践中验证与推广。高飞注重管理工具与企业实际需求的高度契合,因此他在团队内部反复强调,要依据实际情况优化和调整管理方案,不搞“一刀切”。这种严谨求实的态度,确保了项目管理创新真正能在各类工程企业中落地生根。

科技赋能

打造适合企业需求的智能管理体系

在行业加速迈向智能化的背景下,高飞始终强调,技术创新不能脱离管理实际,而应服务于项目执行层面的具体问题解决。在推动多项企业级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他坚持将GIS、BIM、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纳入整体管理逻辑,以提升多项目运行中的风险感知能力和管理响应效率。相关平台架构围绕项目风险监测与预警进行了结构性集成,着力于构建一套能够贴近企业多项目运营场景、支持跨周期判断的辅助决策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项目实施过程中面对不确定因素时的被动性。

在推动上述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高飞始终重视一线需求与系统设计之间的双向适配。他坚持走进项目现场,与管理和施工团队反复沟通,了解实际执行中存在的协同障碍与风险特征,并将这些问题归纳反馈至系统模型的调整过程中。正是这种紧密的实践反馈机制,使得所构建的技术体系具备了更强的可用性与适应性,为企业提升项目风险管控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撑。

展望未来

建筑管理创新的前瞻洞察

高飞认为,当前中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行业的创新空间依然巨大,未来将进一步走向系统化、智能化和生态化发展。他提出,建筑工程企业未来的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技术能力,更在于企业能否高效协同资源并优化项目执行过程。他积极倡导并实践的项目管理生态圈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个能够有效联动产业上下游、集成多种先进技术的协同管理平台,为行业未来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面向未来的挑战,高飞表示,他将继续秉持务实严谨、创新求变的精神,在推动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和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持续前行,为中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事业不断探索新的发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