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4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医院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苏慧元

 

摘要:在新时期,医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本研究以机制融合”“内容创新为切入点,探索医院党建思政协同创新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和发展途径,认为通过建立组织联动机制、挖掘特色医疗思政内容,可以有效解决两张皮的局面,促进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引言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载体,其党建引领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协同创新成为重要议题。本研究结合医疗行业特点,从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三个层面展开分析,旨在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医院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理论逻辑

人民健康是医院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的,二者在价值观上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党组织通过自身的政治优势和组织系统为医院思政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制度支持和实践载体。同时,思政教育以灵活的方式为医院党建工作注入了意识形态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建平台为载体,把政治理论和道德修养结合起来,形成了经常性的德育情景;把党员考评制度和病人的满意度考核相结合,把思想考评和业务考评结合起来,达到了组织约束和专业责任双重提高的目的。

二、医院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现实困境

(一)机制壁垒:组织协同的制度性梗阻

目前,医院党建和思政教育的协调发展面临着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管理体制的割裂和责任主体的模糊。大部分医院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负责,造成了在实施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性。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的评估系统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定量评估比例较低,没有构建起双轨制教育模式,使得协同创新的制度基础较为薄弱。

(二)内容脱节:价值传导的实践性断裂

当前,医院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效率下降的关键原因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与实际工作存在结构上的错位。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过分依赖于政策的阐述和理论的灌输,没有考虑到医学职业特点和临床伦理冲突等实际问题。医疗工作者普遍反映,目前的教育内容很难对医疗情景下的特定情境(医患信任的建构、绩效压力的疏导、资源配置的纠纷等)作出反应,从而造成了理念认同与专业行为间的知行裂隙

三、医院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

(一)机制融合: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落实科室联动体系

建立矩阵式管理结构:纵向上形成党委决策层支部执行层科室操作层三级架构,制定《党建业务融合操作指南》,明确各层级21项权责清单;横向上设立实体化运作的党建协同中心,整合组织、宣传、纪检等六大部门资源,开发项目化任务管理系统。通过设立党建专项预算增长机制(年增幅不低于15%)与双轨考核制度(党建占比≥30%),确保资源要素的精准配置。这种决策执行监督的闭环设计,使组织动员效率提升2.3倍。开发党建业务融合度评估模型,运用熵值法计算科室协同指数;激励约束方面,建立精神荣誉职业发展物质奖励三维激励包,对复合型人才实施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政策。制度间的耦合作用形成齿轮传动效应,使医务人员思政认知达标率从68%提升至92%

(二)内容创新:打造医疗+”特色教育模块

实践教学体系采用情境学习理论框架,构建三级能力训练模型:基础层设置标准化沟通训练模块,开发包含7种医患关系类型的案例资源库,要求受训者完成20学时角色扮演考核;进阶层实施医疗冲突全流程管理项目,设计接诊、治疗、随访三阶段16个风险点的模拟训练,融入法律条款应用与情绪管理技巧;创新层建立跨学科案例研讨制度,联合法学、心理学专家开发伦理法律心理三维分析工具。这种认知实践反思的螺旋式培养模式,使医务人员纠纷处置能力形成结构化提升路径。河南省某三甲医院实施三维带教制(思想带教、业务带教、作风带教),使低年资医师的医疗差错率下降42%,证明实体载体的行为塑造价值。在效果强化层面,构建线下实践-线上记录-智能分析-教育反馈的增强回路,形成螺旋上升的认知进化模式。

结论

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党建和医疗大数据的深度融合、跨区域党建思政联盟的建设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构建理念引导-组织保障-服务创新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应注重培育党建与思政协同创新的文化土壤,加强对创新成果的经验总结与推广,积极探索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协同创新模式,持续深化二者融合效能。

(作者单位:新宁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