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4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时代红色讲解如何赋能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化研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陈超亚

 

摘要:红色讲解是激活红色资源、传承革命精神的关键桥梁,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独特价值。本文聚焦红色讲解在熔铸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引领价值认同、创新工作模式等方面的核心功能,分析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优化路径。

一、引言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用好红色资源、筑牢思想根基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红色讲解通过专业讲述与情境再现,将历史转化为精神滋养,是激活红色资源价值的关键实践。政工师作为思政工作的组织者,深刻把握并有效运用这一载体,对提升工作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至关重要。

二、红色讲解的核心思政功能

一是 熔铸理想信念。红色讲解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奋斗牺牲史。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导受众通过真实历史情境,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点燃信仰之火,帮助受众,尤其是广大青年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二是 厚植爱国情怀。通过讲述民族救亡图存、革命建设成就、建国伟业、改革开放、新时代变革等内容,激发受众对民族历史的敬畏、对国家成就的自豪。思想政治工作者借此载体,可引导个人将其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涵养其深沉持久的爱国情怀。

三是 引领价值认同。张思德为人民服务、南泥湾艰苦奋斗、董存瑞勇于牺牲、延安整风实事求是,红色故事蕴含丰富价值养分。通过讲解,可将红色故事的抽象价值具象化、人格化,使受众可感可知可学,以此引导其明辨是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四是 创新工作模式。相较于传统课堂,红色讲解优势显著,包括以下优点:情境化,依托场馆或技术还原历史,增强代入感;故事化,以人物事件为线索,引人入胜;互动性,可问答、可体验,提升参与度,通过融入党团活动、干部教育等,显著提升思政工作亲和力与实效性。

三、新时代红色讲解赋能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是 内容深度与时代契合不足。目前,纪念馆部分讲解停留史实罗列,对精神实质及其与新时代方略的联系挖掘不深,古今脱节,解答现实关切不足。

二是 表达方式存在代际鸿沟。例如,存在传统模式单一、语言严肃,对年轻受众碎片化、视觉化、交互性需求适应不够,吸引力待提升。

三是 队伍专业化与稳定性待加强。优秀讲解员需深厚历史功底、理论素养与表达能力。部分场馆存在流动大、培训弱、研究浅问题,影响深度。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运用能力亦需提升。

四是 资源整合与传播效能待优化。区域资源开发不均衡,协同不足;新媒体线上传播广度深度不够,现场震撼力转化为线上影响力是难题。

四、深化新时代红色讲解赋能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一)深化内容建设,提升引领力

一是深耕历史,提炼时代价值:讲透历史逻辑,阐释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联系与现实指导意义。二是回应关切,聚焦现实:将红色历史与新时代实践、社会热点、青年困惑结合。三是拓展精神谱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探月精神、北京冬奥精神,形成时间轴式谱系图谱

(二)创新表达方式,增强感染力

一是技术赋能:推动运用VRAR、全息投影打造沉浸式、交互式体验,让历史起来。二是多元叙事:采用情景剧、微电影、故事会、网言网语贴近年轻受众。三是分众传播:针对党员干部、青年学生、职工等不同群体开发差异化讲解方案。

(三)强化队伍建设,打造核心力量

一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素养:带头学深五史,成为讲红色故事的行家里手。二是培养专业讲解员:开展历史知识、语言表达、礼仪规范等系统化培训,培养金牌队伍。三是建立协同机制:联合纪念馆、高校、研究机构共享资源,共育人才。

(四)推动融合发展,构建育人格局

一是整合资源:打造区域精品研学路线,将场馆作为重要思政实践基地。二是线上线下融合:线上开发云展览、短视频、直播,利用主流平台扩大覆盖面,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负责积极推广优质内容。三是融入日常:通过宣传栏、网络平台、纪念日活动、文艺创作等方式将红色元素嵌入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明,实现育人润物无声。

五、结论

红色讲解是新时代政工师铸魂育人的独特优势载体,唯有深化内容思想性、创新表达时代感、建强队伍专业性、拓展融合覆盖面,才能释放其思政伟力,使之成为坚定信念、厚植爱国、引领价值的利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须肩负使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培养民族复兴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