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禹
基层党建工作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关系到企业自身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企业基层党建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根据企业内部党建工作的实际状况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先阐述企业基层党建管理面临的困境,再探讨加强企业基层党建系统化管理的策略,以期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实践有所裨益。
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有时脱离了业务工作。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将党建工作纯粹看作是政治工作,没有充分意识到党建引领业务的作用。未结合业务工作目标和需要来制订党建工作计划,造成党建活动与业务工作“两张皮”。例如,党建工作不能及时为项目推进提供思想动力和组织保障,未能在业务中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业务部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党建工作会占用业务时间,对党建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阻碍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效果。
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队伍能力素质参差不齐。一方面,有些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党建理论和政策法规掌握不深,开展党建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还有部分党务工作者从业务岗位转岗而来,未经过专业党建培训,不熟悉党建工作流程和方法。另一方面,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也弱于业务工作,导致党建工作队伍的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同时,基层党务工作者工作任务繁重,既要担负日常党建工作又要兼顾部分业务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能力。
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比较传统。在组织活动方面,多数以会议领导宣读、学习传达、讲解政策为主,形式单调,毫无吸引力与感染力,党员被动接受,互动和交流不足,难以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在教育管理上,对党员的教育偏重于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和针对性。针对年轻党员,没有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创新教育方式,导致教育效果不佳。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党建工作方面滞后,没有发挥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优势。
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存在缺陷。首先,考核指标不够细化和量化。考核对党建工作的评价多以定性为主,缺少具体的数据支撑。以党组织的工作成效考核为例,通常只是看开展了多少活动以及召开了多少次会议,而对于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没有深入评估。同时,考核结果与党务工作者的绩效、晋升等挂钩不紧,致使党务工作者对考核不够重视,工作积极性不高;其次,考核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发现问题不能及时整改,影响了党建工作的不断改进。
企业基层党组织需构建一套健全的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体系。一方面,党组织应主动了解业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制定党建工作计划时,将业务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党建任务。例如,在具体工作中,党组织可以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承担相应工作,把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业务环节。同时,业务部门要在制定业务计划中充分考虑党建工作的要求,使党建工作融入业务流程。例如,在项目投标阶段,根据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优先选用党员骨干进行项目投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建立党建与业务的联合工作机制,促进党建与业务的融合。通过定期召开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研讨会,党组织和业务部门共同探讨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从而让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提供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业务工作为党建工作提供实践平台和检验标准,实现党建与业务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要想打造高素质基层党建工作队伍,需要企业采取多种举措。其一,加强对现有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涉及党建理论、政策法规、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聘请高校专家学者、上级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来企业授课,传授先进党建工作经验和方法;同时,组织党务工作者参加各种党建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扩大视野和知识面。其二,完善党建工作队伍的选聘机制。在企业内部选拔一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人员充实到党建工作队伍中。对新进员工,设立党建工作岗位的实习机会,使其在实践中了解党建工作,培养党建工作的兴趣与能力。此外,企业要为党建工作队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渠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党务工作者的工作业绩和薪酬、晋升挂钩,提高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需要创新方式方法,以期提高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组织活动方面,党组织可以开展不同主题的党日活动。除传统的参观学习、志愿服务活动外,还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技术创新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让党员在活动中提升业务能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在党员教育管理上,要体现个性化与差异化。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岗位的党员,制定对应的教育方案。对于年轻党员,需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开展线上党课、微视频学习等活动,满足其学习需求。至于业务岗位的党员,可以按照其工作实际,实施案例教学,使他们通过实际工作学习党建知识,提高党性修养。此外,企业自身也需建设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对党员学习、工作、参加组织活动等情况予以量化考核,激励党员主动参加党建工作。
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机制是不可或缺的。首先,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在党建工作的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都要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明确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和评分标准。例如,在党建工作的组织建设方面,可以考核党组织的换届选举是否按时进行、党组织的班子结构是否合理等;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可以考核党员的学习培训情况、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等。其次,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党务工作者的绩效、晋升、奖励等挂钩。对考核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在晋升、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考核不合格的党务工作者,进行谈话提醒,督促其整改。同时,建立考核反馈机制,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使他们知道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便立即改进。
企业要推进企业文化与党建文化的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第一,党组织应深入挖掘企业文化与党建文化的内涵,找出两者的契合点。例如,企业文化中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与党建文化中的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是一致的。首先,通过开展文化活动,设立党建文化展示区,将企业的党建工作成果、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进行展示,将党建文化融入企业文化,让员工在文化活动中了解党建文化,增强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其次,企业需利用企业文化传播渠道宣传党建文化。刊发党建文化方面的文章和信息,通过企业内部刊物、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让员工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党建文化。
第二,企业可以将党建文化的要求加入企业的规章制度中,让员工在日常工作时自觉践行党建文化,实现企业文化与党建文化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综上所述,企业基层党建系统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为应对当前企业基层党建管理工作存在的困境,可以通过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提升工作队伍素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善考核机制以及加强文化融合等举措进行解决。只有不断优化基层党建工作,才能发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作用,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作者单位: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