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吕厚忠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5G技术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的代表,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5G以其“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显著优势,不仅重塑了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还催生了大量新兴业态,为全球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自《中国制造2025》中首次提出要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以来,我国对5G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一是加强5G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优化。确保5G网络广泛覆盖。具体而言,应重点推进城市主城区、县城、乡镇以及重点行政村的5G基站建设,实现5G网络的深度覆盖和连续覆盖。同时,要关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干线以及重点产业园区、商业区等区域的5G网络覆盖,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网络支撑。在扩大5G基站建设规模的同时,还应注重提升5G网络的质量。这包括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带宽、降低网络延迟等方面。通过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增强5G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确保用户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5G网络服务。此外,还应加强网络维护和优化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故障和瓶颈问题,保障网络的持续稳定运行。
在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时,应注重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人口密度分布以及产业发展特点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5G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协调,确保5G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电力规划等相衔接,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强5G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为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各地应积极推动5G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鼓励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以及互联网企业等各方加强合作,共同推进5G基站、传输线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同时,要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合作,推动5G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
二是推动5G与其他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5G技术具有天然的融合优势。各地应积极推动5G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生态系统。通过5G网络的高速度、低延迟特性,实现物联网设备的广泛连接和高效数据传输,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5G与云计算、大数据的融合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与5G技术的融合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推动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开放,促进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流动。通过5G网络的低延迟、高可靠性特性,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营和公共服务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持。推动5G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创新。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方向,与5G技术的结合将推动智能化应用的广泛普及。积极推动5G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创新,加强在智能制造、智能安防、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合作研发和应用推广。通过5G网络的高速传输和低延迟特性,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网络支持,推动智能化应用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三是促进5G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首要任务便是鼓励企业加大在5G技术研发与应用上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如提供研发资金补贴、税收减免、创新奖励等,以激发企业参与5G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同时,建立5G技术创新平台,吸引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入驻,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生态体系。具体而言,企业应着眼于5G技术的核心领域,如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技术等,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同时,结合行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开展5G应用技术的研发,推动5G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G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此外,政府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创新提供法律保障。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打击力度,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不受侵犯。同时,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和转化平台,促进知识产权的有效流动和转化,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优化政策环境,激发5G经济发展活力。对5G技术研发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和5G应用创新企业给予实质性的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同时,设立5G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向5G领域集聚,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为5G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应制定5G技术标准和规范,推动5G技术标准化进程,促进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降低5G技术的应用门槛和成本。同时,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加大对5G应用场景的示范和推广力度,通过建设5G应用示范项目、举办5G应用创新大赛等方式,展示5G技术的创新成果和应用潜力,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5G经济的建设中来。
(作者单位: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