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 李晶余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了深刻总结和经典阐释,全面回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历史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的基本核心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青海为例,对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展开初步探索,能为其他地区拓宽文化实践路径,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参考。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 。青海省各族人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团结一心、携手共进,在政治上更加团结和统一,在经济上努力实现更好的共同富裕与成果共享,在文化上促进创新与融合,在社会上推动更深的互嵌与共融,生态文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成果也更加显著。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生动体现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述,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为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大方向,突出强调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与迫切性,对研究挖掘青海多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并提出针对性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青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

青海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中,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首先,着力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思想引领。积极推动各级干部和社区居民深入学习,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引导干部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理论学习层层深入,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干部群众心中扎根。其次,着力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引导力。积极宣传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和改革成就,强化主流思想舆论的影响力;结合青海的本地特色,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和革命英烈的精神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青海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深化文旅融合。通过创新性的文化传播和旅游发展模式,提升青海文化的影响力。大力宣传塔尔寺、原子城等文化符号,加强文化对外传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国家的对外交往中,讲好青海发展的动人故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青海文化提升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深层次文化认同

历史和现实都深刻表明,物质问题与精神问题都要解决好,哪一方面没有解决好,问题就会更多。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其独特作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代替不了的,要靠精神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在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赋予一切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重要意义,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达成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培育和践行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各族群众为依托,加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继承和发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在奋斗中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等精神族谱,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教育是渗透在血液里的,是渗透在灵魂里的,必须从小抓起,从幼儿园抓起,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这堂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的心中生根发芽,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深埋在每一个少年儿童的心底。

3.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体现,承载着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含着共同的历史记忆。通过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及团结进步思想,能够在历史文化遗产中彰显中华文化符号,塑造青海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结合青海省的独特省情,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弘扬和守护中华水塔生态文化的战略部署,探寻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青海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与普及;推出更多讲述青海故事、传播青海声音的本土文艺作品,开展更多根植于青海本土、服务于青海群众的乡土文艺活动,倾注心血与情感,彰显现代化新青海的山河风貌、文明底蕴和时代篇章。

4.大力宣传中国人的社区意识

民族工作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工作,民族宣传工作做得好不好,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和国家形象,是一项民心工程。要紧紧抓住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创新涉民族宣传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全面把握民族领域宣传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和内在规律。一方面,要大力弘扬青海文化遗产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情讴歌青海好人、民族团结先进人物等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征程上的奋斗者与追梦人,为青海发展贡献向上向善力量。另一方面,在思想领域要保持万无一失,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坚定中华文化立场,正面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综上所述,青海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通过深入学习、积极实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青海应持续探索创新,将文化实践与各项事业紧密结合,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海力量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