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松萍
摘要:思政工作考核是推动国企思政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双向融入”是优化考核机制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分析国企思政工作考核“双向融入”不足的表现,提出优化考核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新时代国企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政工作;考核机制;双向融入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国企的政治方向、发展大局和队伍稳定。加强国企思政工作,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双向融入”,即将思政工作考核与企业中心工作、绩效管理相融合,是优化考核机制、提升考核实效的重要路径。然而,当前国企思政工作考核在“双向融入”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思政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一、 国企思政工作考核“双向融入”不足的表现
1.考核指标体系与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
目前,一些考核指标设置过于宏观,缺乏细化量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目标联系不够,导向作用不明确。一些考核指标“就思政论思政”,脱离企业中心工作实际,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指标内容雷同、千篇一律,未能体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国企的特点差异。此外,考核指标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的问题较为突出,难以真正发挥思政工作服务保障生产经营的作用。
2.考核结果应用与绩效管理联动不充分
当前,国企思政工作考核结果运用普遍存在与绩效管理联动不充分的问题。多数单位思政工作考核结果仅作为“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的参考,与薪酬分配、岗位调整等关键绩效应用环节联系不紧密。同时,考核结果反馈不到位,被考核单位和个人难以从考核中查找不足、改进提高。此外,考核结果分析利用不充分,未能有效转化为管理决策、改进措施,难以形成考核激励约束的长效机制。
3.考核主体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度不够
党组织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既是国企党建工作的应有之义,又是做好思政工作的现实需要。然而,当前国企思政工作考核主体参与生产经营的广度和深度普遍不够。考核主体多限于党务部门,缺乏行政业务部门的参与,难以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影响考核的针对性;考核主体参与生产经营决策不深入,对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任务了解不够,难以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考核过程流于形式,“审”多“议”少,建设性、指导性不强,未能通过考核推动党组织深度参与生产经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国企思政工作考核“双向融入”机制的对策
1.完善“双向融入”的顶层设计
优化国企思政工作考核“双向融入”机制,首要任务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首先,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考核“双向融入”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其次,要将考核“双向融入”纳入国企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制定专门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重点举措和实施路径。再次,要加强统筹协调,成立由书记任组长,分管党建和生产经营的领导任副组长,党务、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加强督促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最后,把推进考核“双向融入”情况作为国企党建工作重点,被列入巡视督查和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推动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2.推动考核融入中心工作
推动思政工作考核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高质量发展,设置务实管用的考核指标。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聚焦党建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开展考核;注重分类考核,根据不同行业领域、不同类型企业实际,分层分类设置考核指标,提高指标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中心工作需要,及时优化调整考核指标,确保考核的生命力和实效性;加大考核指标的量化细化力度,提高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加强基层单位、一线员工参与,通过座谈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提高考核指标的贴近性和可接受性。
3.促进考核融入绩效管理
完善考核结果应用机制,是实现思政工作考核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考核结果运用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薪酬分配、岗位调整等挂钩,形成考核用人的制度闭环;要合理确定考核结果在绩效管理中的权重,加大考核结果在绩效工资分配、年度综合考核中的应用力度,体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鲜明导向;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将考核结果作为企业发展决策和队伍管理的重要依据,推动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要加强考核结果反馈运用,建立“考、评、改、建”闭环管理机制,推动被考核单位建立整改台账,持续改进提高;要实行考核结果公开公示制度,接受干部职工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树立考核权威性。
结论
综上所述,“双向融入”是国企思政工作考核优化的关键。国有企业通过完善举措,突破现有困局,实现党建与业务协同,为国企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未来,国有企业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更加务实的举措推进思政工作考核的“双向融入”,持续深化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慧妍.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向协同融合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 37 (17): 17-19.
[2]黄保华, 徐永如, 白惠萍, 靳楠. 基于“双向融入”路径的企业卓越绩效落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 (19): 3-5.
(作者单位: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