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由此,各地不断探寻绿色发展模式,区域绿色发展指数显著提高,但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战略等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区域绿色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绿色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立足点,同时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具体实际国情而形成的创新性成果。其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执政经验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之下,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延伸与创新。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又一重要发展成果,也是我国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
绿色发展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内在意蕴和价值都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这要求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推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在推动区域绿色发展时,如何正确理解“区域”二字至关重要。从广义上来讲,区域绿色发展中的“区域”不仅仅指的是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差异,而且还表示不同领域和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异。其中,在地域与地域之间,其既可以表示一个国家内部,各个地域之间构成的经济范围,也可以表示不同国家通过合作等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所构成的全球经济范围。
应对各种环境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工业化速度显著提高,但伴随而来的是各种环境问题。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的不断提高,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产生污染物,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效能显著下降。另一方面,现如今,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残余等环境污染物也会对人类机体产生负面影响,为人民生存与发展带来危害。而环境问题不同于其他,环境是一个整体概念,当环境在某一区域某一方面出现问题时,会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土地荒漠化等,这些问题会严重阻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工业化速度高速提升。与此同时,传统的以煤炭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其中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与其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的生态环境与能源压力不断加大。而能源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保障与后盾,其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未来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将不断提升,人类会将其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保障。此外,自然资源中的能源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如煤炭、石油等。这样导致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与能源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也会长期存在。
我国的能源虽然分布广泛,但是分布不均衡。为了应对这种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我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但这些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能源资源不均衡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化。通过转变我国传统的以煤炭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而采取区域绿色发展模式。区域绿色发展是以清洁能源为主,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必要途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但以煤炭为主的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逐渐对人们所居住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然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过去的生活状况无法满足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其中美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诉求的必要条件。因此,经济发展的需要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二者之间的矛盾需要及时处理好,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科学有效处理好环境污染问题,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区域绿色发展的优化路径
国家规划为主
在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需要国家加快制定区域绿色发展的制度来应对新的生态问题带来的挑战。对于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当进行转变,以提高我国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现今,我国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区域绿色发展步伐以及建立健全区域绿色发展治理体制机制等措施,提高区域绿色发展效能。并针对区域绿色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去严格执行,对于破坏绿色发展行为给予严惩,扫除一切阻碍区域绿色发展的障碍,并且不断完善与落实。
市场驱动为辅
市场驱动是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从而实现区域之间的绿色发展联动。企业也应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提高自身科技与创新水平,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最终以低消耗高产量代替高消耗低产量,提高企业生产方式的生态效率,协助推动区域绿色的协同发展。
社会群众广泛参与
社会公众作为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在推动区域绿色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公民自身首先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提高自身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公民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不仅要加强公民的监督意识,积极参与到推动绿色发展中来,而且也需要加强外部监管强度,推动绿色治理公开化、透明化,推动绿色发展。
(齐鲁工业大学 李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