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孟利:半导体质量管理的杰出人才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4孟利.jpg

孟利深信做半导体质量管理是一条漫漫长路,都是靠一点点积累而来的。20年来他靠着积累,解码了半导体质量管理领域的真谛,成为行业杰出人才。

解码成功秘诀

孟利在半导体质量管理领域专家的地位和成就,得益于他对行业的认知。多年来,他信奉一个原则:把事情做对。在半导体质量管理领域20余载,孟利一直坚持做对的事情,他曾经带领团队用1年时间将公司在某知名企业供应商的质量评分从D提升到A

这是一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公司,想成为其供应商,一是要在技术过关,二是必须提升产品质量评分。当时,想提升质量评分,孟利只能面临一个选择:必须把产品送到第三方实验室去做失效分析。尽管这在行业内是很普遍的,但孟利却不认为这是一个妥当行为。因为他清楚,客户越大,对自身信息的保密程度要求越高。为了让客户放心,孟利果断做了一份分析报告,要求公司增加必需的实验设备。

孟利明白,如果利润没那么大,增加设备是非常有风险的。一是增加企业资金投入;二是如果得不到客户更大订单,公司就要承担一笔不菲的损失。于是,孟利做了一份报告,详细分析了客户的潜在市场机会,并把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大背景做了详细解析,以此说服企业高层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在购买设备后,孟利带领团队解决了客户第一代产品SIP加工的可焊性问题。这是一个大型模块,里面涉及很多小型模块来解决一些复杂的应用问题。但孟利遇到了瓶颈,于是他调动公司所有资源,邀请国内同行专家解决此问题,甚至还到客户的生产线一起做问题分析。

经过孟利及其团队的努力,最终发现是产品的可焊性导致的问题。孟利认为当时公司所开发的芯片比较复杂,有很多焊球,任何一个边缘的焊脚焊接不完美,都会导致整个产品产生缺陷。孟利说,当时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清楚产品会出现哪些问题。因此,他只能通过一遍遍的实验去分析,并进行多重数据采集,带领客户团队调整整个产品的生产工艺,最终帮助客户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也正是因为孟利坚持带领团队做对的事情的原则,才使得公司仅用1年就在质量评分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把控质量管理

世界质量大师约瑟夫·朱兰在著作《朱兰管理手册》中提出,通过管理可以控制80%质量缺陷的发生,因而质量管理的职责之一就是纠正缺陷。对此孟利深度赞同。他说真正的质量管理专家,一定是在组织的所有层次,创建并保持共同的价值观和公平道德的行为模式,以及培育诚信和正直的文化。

2023年,孟利接到一笔全球头部企业的订单,需要为对方提供Wi-Fi所用的芯片产品。然后其中一个引线框架产品,在生产时有一些氯气污染,导致在生产工艺中有很高的热量。经过长时间的电离电冲击和高湿环境,导致内部出现分层,产生电离污染。因此在做可靠性测试时,就会产生部分失效现象。导致一大批产品的Wi-Fi板卡报废处理,整体损失超过500万美元。

孟利带领团队做了很多技术分析,最后他把焦点集中在供应链环节,并发现了问题。这是一家国内引线框架公司,产品经过封测后被送到马来西亚组装,然后运回国内某个代工厂加工,代工厂在做可靠性测试时发现这款芯片出现了问题。孟利说,在正常环境下是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可靠性风险的测试也只是在芯片上做过一些测试。但是客户的整机测试环境不一样,因此最终问题出现了。

孟利带领团队通过层层排查,最终定位到引线框架上面,亲自带人参观了整个引线框架的生产流程。他发现这家企业的生产线在做清洁时,其中一个清洁的开口池子没有定期更换。而这正是产品出现问题的所在。

问题解决后,孟利对这家企业重新进行培训,要求在每一个工艺细节上做到符合市场要求。即便这样,还是因为这件事需要给公司高层一个合理解释。此后,孟利开始频繁地拜访这家企业。一是通过会议去敦促对方;二是通过邮件去告知对方;三是入驻工厂。有时整个团队全部入驻,最长时间长达几个月。孟利说,在一个新项目开始时,都要确保新项目能够在初期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保证纠正质量缺陷,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历经20余年的积累,孟利已经得到业内认可。未来,他将带领团队密切关注新兴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增强进行二次开发和产品应用的能力。(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