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民营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调研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有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晋

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是创新发展的骨干力量,是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民营经济作为最有活力的经济形态,是就业的蓄水池。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关系民营企业的和谐稳定和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胜钒钛公司)积极探索非公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模式,推动产业工人素质全面提高,促进了职工与企业发展实现“双赢”。为推动民营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四川省社科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课题组”聚焦四川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优秀案例,于2024613日赴四川乐山,调研德胜钒钛公司在产业工人建设与改革中的做法与成效,探索民营企业在产业工人建设中经验模式,丰富四川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样本库,挖掘其在全省的推广价值。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经验

德胜钒钛公司是德胜集团布局在四川的核心企业,全国五大产钒企业之一。公司立足攀西钒钛资源,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率先走出了一条由普通钢铁冶炼到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区域钢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之路。2023年,公司以516.17亿元的营收荣获四川省工商联发布的“2024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榜单第8位。

公司自被列为第二批省级层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始终坚持“德胜第一产品是人”的生命力理念,聚焦创新驱动,探索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模式。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主体负责、工会协调推进、团委主动配合、各部门各司其职”的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模式和常态化、长效化体制机制。其主要经验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发班组管理APP,开创班组管理的新模式

面对管理流程繁琐、层级众多及班组管理效率低下等挑战,德胜钒钛公司于2021年自主研发并持续迭代升级了一款集班组管理、电子看板、制度学习、考试培训、员工建议和信息导向六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班组管理APP”,并融入前沿智能技术,实现了公司与班组间的“无缝对接、即时互动”,开创了企业管理与班组管理的新模式。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公司能够直接聆听一线员工的心声,还确保公司各项管理政策能够直达班组层面,为一线员工的培训学习、技能升级、班组乃至整个企业的管理带来了革新性的变化,成为公司依托“制度融合管理”与“培训促进改善”理念的核心管理工具,以及员工自我驱动管理的新平台。得益于班组管理APP的应用,员工能够即时获取公司最新动态与管理制度,信息传递与沟通效率大幅提升,班组管理效率实现了50%以上的增长。通过积极维护“员工建议”板块,2024年以来,月均收集员工建议量增至300余条(较2023年增长超百条),其中85%以上的建议被采纳并实施,有效促进了经济效益与管理效能的双重提升。

(二)引入“帮带提能”的师徒制度,发挥骨干员工“传帮带”作用

通过创新师徒激励机制,德胜钒钛公司有效激发了导师和骨干员工的“传帮带”潜能。为此,建立了一套涵盖厂(部)长、车间主任、班组长的多层次“传帮带”考核体系,加强了过程管理,并将其作为年度干部评估的关键指标。此外,德胜钒钛公司还构建了精细化的激励框架,采纳了多元化的激励手段,并提高了德胜名师的薪酬水平。为了促进名师的职业发展,公司在员工晋升路径中增设了德胜名师的特别晋升通道。同时,在精神激励方面,公司还创立了“德胜名师”评选与表彰制度,并加大对获奖导师的宣传力度。自2022年以来,已成功结对师徒346对,其中186对完成了培训,182对通过考核,合格率高达98%,这充分展现了导师和骨干员工在“传帮带”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筑坚实的组织框架

德胜钒钛公司秉承党建引领的核心原则,着力强化政治导向功能,持续深化并优化针对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旨在凝聚产业工人力量,自觉提升“四个意识”,确保他们按照党的指引,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路线。当前,公司拥有在册党员415名,遵循“将支部建立在生产一线、党员责任区覆盖重点车间、工会小组深入班组、党员示范岗设立于关键岗位”的布局原则,已成功设立11个“一线红”党支部(或党小组)。近些年来,公司每年平均吸纳15名表现突出的职工加入党组织,同时,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借助主题宣讲、红色文化熏陶等多种形式,特别是在钢铁行业面临挑战的时期,更加注重引导党员在日常工作中锤炼党性,传承红色血脉,齐心协力为公司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对民营企业产改工作的主要启示

(一)把产业工人建设改革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

根据利益相关方理论,企业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之一,员工在企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努力、技能和忠诚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在调研中,德胜钒钛公司一再强调“德胜第一产品是人”,人才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有相对完善的考核考评,有任务指标推动。而民营企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不是考核任务,不是上级要求,而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民营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长足发展,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工人队伍。民营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要依据企业自身特征发展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成效。民营企业应树立的第一理念是人,重视产业工人的培训,重视技能的提升。对员工的投入最重要的是长期投入,久久为功,这对于民营企业是难能可贵的。

(二)强化信息化建设,加强员工沟通

相对于国有企业,员工的流失是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挑战。员工流失不仅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包括招聘、培训和适应期等费用,还可能对企业的运营稳定性和业务连续性造成负面影响。此外,核心员工的离开甚至可能导致关键技术或客户资源的流失,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构成威胁。因此,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降低员工流失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加强与员工的沟通是增加双方互信、稳定员工队伍的重要举措。德胜钒钛公司开发推广班组管理APP,用手机平台实现公司到班组“双向融合、双向直达”,提升了信息传递沟通速度,提高了班组管理效率。尤其是员工建议模块,汇集了员工的思考与智慧,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汇聚合理化建议,帮助公司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管理效益,充分践行了产业民主的理念。

(三)将党建工作融入主业之中

民营企业生产任务重、市场挑战大,相对于国有企业竞争压力更大,如何在抓好主业的同时,兼顾党建工作,是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课题。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应避免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相互脱节。否则,可能不但起不到引领作用,还会对主业形成掣肘。因此,民营企业要努力确保党建工作与日常业务运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德胜钒钛公司采取党建工作业务工作一肩挑,厂长兼任党支部书记。通过事权和财权的相对集中,减少中间环节,加强执行力,更好推动党建工作。同时,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主业当中,不仅有助于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员工素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优化企业管理,还能推动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塑造品牌形象。这种深度融合对于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