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晓才/文
郭清晔
杭州市政协副主席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云“杭州之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而湘湖作为杭州千年名湖,二十年来,随着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工程的启动和推进,日益璀璨。可以说,西湖和湘湖是新时代杭州明亮的大眼睛。
今年9月份将在杭州召开第十九届亚运会,千万中外嘉宾将云集杭州,这是杭州历史上千载难逢的体育文化盛会。湘湖与亚运主会场近在咫尺,可以从策划、设计“看亚运、游湘湖”旅游线路和参观点位,讲好湘湖故事,借亚运契机进一步向中外游客打好“湘湖”这张金名片。
西湖、湘湖“姐妹湖”,期望乘亚运东风“比翼双飞”“日月同辉”。
胡宏伟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一、西湖和湘湖是遥相呼应的姐妹湖。对湘湖而言,西湖可以彼此映照,但一定不是活在西湖的光环之下;
二、相对于西湖的名扬天下,湘湖依然隐于山水间。湘湖的低调,也同时意味着湘湖有更多的可能性;
三、湘湖有属于自己的稀缺资源和调性:有呼唤大海的八千年独木舟,有越王勾践屯兵抗吴的越王城遗址。相对于西湖波澜不惊的阴柔,湘湖有柔中带刚的硬朗;
四、西湖沉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湘湖秀美背后的桀骜不驯和通江达海的勇气,则蕴含着更多的时代精神。
陈文锦
杭州市西湖申遗专家组组长
我对湘湖的看法是:大的景观格局已经成型,水面、绿化、植被、游步道,亲水平台都做了,总体上很好。
但这些其实只是公园要素,还不是高质量的景观要素。它虽然也分了几个景区,但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差别不大。这么大的一个湘湖,至少要有几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景区,平湖秋月就是和断桥残雪不一样。
好的景区应当自成体系,有特色,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各种要素的配合和加持,亭子怎么造,应该对什么方向,需要哪些地形地貌的配合,特色植被怎么布局等等,都很具体。
陈云同志说,一个单位,不能没有镀方步的人,湘湖就需要这样一种功夫。
我也相信,湘湖一定会有这样一种功夫。
盘 剑
浙江大学文学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任
一、湘湖和西湖的关系可以利用,要强调它的历史和文化,要强调湘湖比西湖更历史更文化:有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有数百年或上千年的古战场,故事就可以尽情地展开了!
二、以高科技及各种艺术手段重现想象中的跨湖桥文化故事和场景,真实呈现(实景+元宇宙)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跨湖桥”社会,可以让人在其中真实感受和切身体验“跨湖桥”时空。可借鉴“戏剧幻城”的做法,造一座“城”,以真实游览+剧情表演的方式,让消费者经历一段印象深刻的跨湖桥之旅。
三、充分利用现有的“诗歌音乐节”等优质文创项目,扩大影响,聚集人气,使湘湖成为一个高品质、大影响的文化艺术之地。
总之,不要按传统思维让“湖”“水”限制了想象力和表现力,而要把“湖”和“水”变成一种具有自然特征的文化符号来进行大胆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