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光贤

●好家风贵在传承。图为2016年3月16日晚,柴里煤矿开展培育“矿山好家风”暨安全宣教社区行活动。(资料图片)
家和万事兴,风清企业盛。读过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官微近期刊发的“品读经典故事、感悟中华传统美德”的文章,笔者进一步延伸了对家风含义的理解: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更是我们赖以生存企业的“家”。由此推衍开来,一个家庭是家,一个单位是家,一个企业更是家……家风是每个人的精神滋养,不可或缺,不管工作还是生活。
不由让笔者联想到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评选的系列感动柴煤人物,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一场场感人的故事让人心潮难已。用奉献诠释着责任、用担当挺起矿山发展脊梁的副总兼机械化科科长赵新华;将“服务职工”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让爱民、惠民举措在柴煤大地上“落地生根”的物业公司洗浴班长张玉生;用工匠精神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劳动赞歌、用手中的焊枪打造最精美工件的荣达运输修造厂女班长屈庆芝……
这一个个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温暖的家庭,这一个个温暖的家庭里有着向上向善的好家风。在他们身上,新时代职工爱企爱家爱工作,会干会学会生活的风采熠熠生辉,新时代好家风给矿井给集团公司给社会带来的推动力和辐射力源源不断。
矿上“晒”家风 让柴里“精气神”更接地气
治家如治矿,治矿如治家,矿山的企业管理与家庭管理如出一辙,一脉相承。矿山的“家风”,可以说是矿山的“精”、“气”、“神”,是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矿山发展力量的源泉。好家风重在秉承,贵在传承,是代代人的坚守,让家风文化落地生根,发扬光大。柴里的精气神是什么?在柴里煤矿的办公楼里,金黄的“奋进柴里矿、激情柴煤人”字样高高挂在墙上,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里。
柴里煤矿成立55年来,这个家的家庭成员历经更替,老兵走了,新兵来了,正如矿长李文所说:“经过55年的风吹雨打,柴里历经坎坷,不管来来走走多少人,都离不开一个字就是‘实’,只要有一个老兵在,都会把柴里蕴藏多年的厚重‘家风’传承下去!”
没错,矿长李文一语中的,柴里的精气神正是“理性务实、传承创新、稳健发展”。也是这位年轻的实干矿长,在历史同期产量不是最多、煤价不是最高、煤质不是最好的情况下,带领全矿人员克服资源濒临枯竭、外部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接续紧张、环保压力加大等困难,各项指标连年创出历史新水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家人们都这么努力,咱跑得慢了不好意思。”李文经常和职工们调侃,一张笑脸可亲又可敬。
家里“树”家风 让无形力量化为有形
家风,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综合体现,它传承的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作为具有55年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典型,如何让这种无形化为有形,将其内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早在2017年初,柴里煤矿就率先在矿区启动了“好家风”有形化创建工作,在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全矿各单位、各班组、各家庭全部凝练出自家的家风家训,并制作家风家训展示牌,安装悬挂在显著位置,让干部职工家属“抬头见家风、刻刻记心中”。
他们还成立“矿山好家风”宣讲团进入进口、区队、社区,开办好家风讲堂,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会开展“我的家风我的家”故事分享会;鼓励全矿广大干部职工借助手机、相机等设备,对身边涌现的好人好事、亮点典型、感动瞬间等开展“好家风随手拍”活动,借助于网络的辐射效应,“亮家风、晒幸福”,好家风如化雨春风浸润着每一个人,潜移默化改变着矿区面貌。
评比“促”家风 集聚家风家教正能量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好,民风才淳,矿风才清,作风才正。好的家风如同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无形的磁场,让矿井充满青春正能量。
柴里煤矿纪委书记崔峰说,好家风不仅在于培育养成,还需要不断提炼,使之升华。柴里煤矿围绕平安传家、忠诚担当、勤俭持家、孝老爱亲、文明和谐等不同类型,在全矿各单位开展“好家风”系列推荐评选活动,评出最美安全人、最美诚信人、最美学习人、最美文明人、最美好邻居;另外,还开展矿山好家风、柴煤脊梁、柴煤工匠等主题摄影作品展,照片皆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记录着一段段不凡的经历,充分展现了矿区居民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和良好精神风貌。
说起“柴煤榜样”85岁退休老人孟召云,一辆三轮车、一把锤头、一根木锯、一个装满维修用品的帆布包,成为他助人为乐的“四件宝贝”。只要一有空闲,有着近60年党龄的孟老就骑着三轮车,带着“宝贝”巡回在社区为居民义务修理小马扎。老人说:“家风是代代传承的。自己年纪大了,别的忙也帮不上,帮着修修补补做点小事情,也为矿山的发展贡献一点微薄之力。”支撑老人默默无闻做奉献的精神力量,就是三轮车上贴着的家训“为人民服务,修马扎不要钱”,这是他始终如一的坚守。
运搬工区退休职工刘春华,俩儿子刘军和哥哥刘伟一个80后、一个70后,技校毕业后兄弟俩子承父业,从普通职工成长为生产骨干,这与父亲的言传身教、与家风家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他们爱家庭、爱企业,更爱头顶上的那盏矿灯。他们始终牢记他们的家风:“选择了煤矿,就要有老一辈矿工那样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品质。”一门家风正,两代父子兵,前不久他们家庭荣获枣庄市“最美家庭”,成为枣矿集团唯一获此殊荣的家庭。
默默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忠孝两全孝老情的生产技术部副科长赵曰伟,一边心怀感恩,悉心尽孝,一人承担着照顾病榻上的父母双亲,把老人服侍得妥妥贴贴;一边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一名管理干部的履责担当,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常言道“忠孝难两全”“久病床前无孝子”!而他却用孝心撑起了一片晴空,用行动书写了“忠孝两全”的别样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我们把好家风的培育当成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让柴里这座半百老矿焕发了新活力。”柴里煤矿党委书记赵连永对此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