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开局,创新驱动成为中国发展战略。如何投入这场时代洪流,实现个人价值与梦想?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上世纪80年代创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上世纪90年代创业的京东集团CEO刘强东,以及新一轮创业潮中成长起来的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
“创新创业者正迎来宝贵的历史机遇”
1983年,孙丕恕大学毕业来到浪潮集团的前身山东电子设备厂工作。10年后,他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奠定了事业的根基。
1987年,拿着借来的14万元,宗庆后承包了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两年后,创建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
进入新世纪,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中国第二次创业潮。2004年,在中关村卖了快6年电脑后,刘强东从线下转到线上,成为中国第一批电商。
短短十年后,移动互联网让中国迎来共享经济时代。2012年,程维离职,创业项目是智能打车应用软件“滴滴打车”。目前这一平台已拥有1400多万司机用户,带来一个行业的变局。
如今,浪潮集团已成为国内最大的IT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孙丕恕说,伴随着经济结构大调整、产业大变革,创新创业者正迎来宝贵的历史机遇期。
“创业就是创新的一步步累积”
“连续不断创新,毫不停步变革,累积到今天,回头来看,就是创业。”孙丕恕说,为了站在产业前沿,浪潮每年将销售收入的7%至8%投向研发。
宗庆后说,上世纪90年代起,娃哈哈就全部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并不断改造升级;为降低物流成本,在全国布局仓储点,做到500公里以内必有仓库;研究市场需求,从未放慢推出新产品的步伐。
“没有创新的创业注定要失败。”刘强东说,为保持持久活力,京东每年至少投资一项新业务。
“在产品创新上,滴滴一直在试错。这就是滴滴保持创新活力的根本。”程维说,每个产品的调整、技术的创新都会在严谨实验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推广。
“市场本来就是用艰难筛选企业”
孙丕恕已完成从工程师到管理者的蜕变。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孙丕恕说,浪潮一方面要坚持做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还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从产品供应商向方案供应商和服务运营商转型。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奋斗的时代。”刘强东说,京东打算做四件事,分别是互联网+社区服务,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国际贸易。
滴滴一直在质疑声中成长,“市场本来就是用艰难筛选企业的。”程维认为,创业创新不要设定太多局限,充分发挥技术和市场的力量,只要产品和服务能给社会带来价值,就会被认可。“只要给予更多的市场空间和更实在的政策支持,中国的创新企业一定会在下个十年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不是只有做老板才叫创业。”宗庆后说,坚守工匠精神,在一个行业做深做实,开辟一番事业,就是创业。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