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卫
一、企业基层团建基础工作的现状
一是在团组织建设上。随着企业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企业团建工作积极跟进党建工作步伐,实现了哪里有团员,哪里就有团组织。
二是在团干部队伍建设上。从调查结果看,企业专兼职团干部的年龄不断优化,平均年龄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团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通过以会代训、办班培训、考察学习、实践锻炼等形式,广大团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理性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和应变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是在团员青年队伍建设上。从总体来看,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团员青年在企业改革发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劳动强度较大的生产一线和技术要求较高的重要岗点,团员青年更是主力军。
四是在团的基础工作上。目前,从整体情况看,企业团的活动开展正常,共青团氛围浓厚,各级团组织能够围绕企业党政工作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基层团组织设置带来了新课题。随着团员数量的逐渐减少,有些单位采取联合建团的方式组建团支部,但是,联合建团在团员的教育管理上存在一定困难,人员难组织、活动难开展、工作难汇报现象时有发生。
2、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基层党组织对团干部的配备不按程序要求进行。在团干部的管理上,缺少一套上级团组织对下级团干部协管的具体程序和管理办法。在团干部的业务素质上,由于企业共青团人员流动较快,少数团干部对团务知识掌握不够,影响了工作的创新发展。
3、团员青年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在团员青年思想教育上,少数单位以单一的灌输式教育为主。如何加强对流动团员的教育与管理,确保团员流动不流失,是摆在企业团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
4、团的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团的基础工作发展不够平衡,重活动轻团的基础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应建必建的制度不健全,有的基础资料归档管理不规范,有的团的“三会一课”等活动形式缺乏新意,形式单一, 团员青年不乐于参与,效果不明显。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企业基层团建基础工作
1、大力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建立灵活多样的组织运行机制。在推进基层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无缝隙覆盖上,坚持党建带团建,努力在有党组织并且有团员青年的地方建立团组织,并科学配置团干部。打破传统的“就团论团”和“按照行政区划建设团组织”的团建模式,对团组织的设置进行大胆科学的改革和调整。在提高基层团组织的自转能力上,积极探索建立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的新形式,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指导,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从“推推才转”到“不推自转”的本质性转变。
2、大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企业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一是抓好“入口”关。坚持每年一次团支部换届改选工作,放宽选拔团干部视野,通过公开竞聘、海选、直选等形式,配好配齐配强团干部。二是抓好“培养”关。突破团组织培养团干部的框框,努力培养不仅满足共青团工作现实需要,而且适应党的事业和企业发展的团干部。三是抓好“管理”关。进一步健全完善团干部的双重管理机制,特别是落实好上级团组织对下级团干部的协管职能。健全完善基层团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四是抓好“作风”关。不断深化“干团为什么、为团干什么、离团留什么”团干部思想作风大讨论活动,教育广大团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3、大力加强团员青年队伍建设,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一要突出抓好青年的思想教育。不断创新形式,经常深入青年中真正摸清企业广大青年的思想脉搏,引导他们把个人理想与党的事业、企业发展相结合。二要突出抓好团员的团员意识教育。坚持“用团的政治地位激励团员、用生动活泼的团内活动教育团员、用团的组织纪律约束团员、用具体实际的服务感召团员、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团员”,通过深化开展“共青团员示范岗”等活动,规范团员行为,塑造团员良好形象。
4、大力推进团的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为团组织优势作用发挥提供源泉。一是创新工作思路。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用开放性的思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团的工作与变化的客观实际相吻合。二是创新工作形式。改变以往开展工作靠“人海战术”的旧观念,积极运用现代科技传媒手段,更加有效地组织动员团员青年。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育,积极推行互动式教育,努力实现团员青年自主教育、自主管理。三是创新工作方法。改变说教方法,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团员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使党和团的政治主张在团员青年中深入人心、易于接受。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肥城矿业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