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建忠
7月24日,由红豆集团联合《扬子晚报》、新浪无锡、《无锡电视台》推出的大型公益活动“聚走全国红豆村,大爱红豆万里行” 从无锡启程,活动组记者一行六人,将先后奔赴全国多个红豆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老人”、“资助寒门学子上大学”、“寻找最美爱情故事”等公益活动。
7月25日、26日,活动组一行到达重庆万州分水镇红豆村,7月27日、28日到达四川威远县新场镇红豆村。短短四天采访,记者走到哪里,都能感到无时不在的“红豆情”。这是真情、真爱。
寻找最古老红豆村:保护村落才能安放“乡愁”
7月25日下午, “聚走全国红豆村,大爱红豆万里行”活动小组到达此行第一站,重庆万州区分水镇红豆村。红豆村有着悠久的历史。红豆村一组花朝门处有一古石建筑,高五层,已有近200年历史,叫永泰楼,有诗酒遗风之称。现在红豆村还有一古石建筑太平楼,因历史原因现在只剩小两层了。另外在红豆村还有大城门小城门和香炉石之说,因历史原因都已不复存在了。
说到永泰楼、太平楼,村支书谷统平满心忧虑,永泰楼、太平楼,这些古建筑是红豆村的历史见证,是活着的村落文化,是红豆村人的精神寄托。可是,由于缺乏保护,有些已经消失,有些也岌岌可危。如何保护古建筑,保护古老的红豆村,这位村支书满心忧虑。
谷书记的忧虑,也是许多人的忧虑。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传统村落正面临消亡。据悉,纳入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考察范围的湖南传统村落2002年有2797个,到2012年只剩下863个,差不多每两天消失一个。湖南省政协委员胡彬彬在湖南举行的“两会”上呼吁,保护与抢救传统村落文化刻不容缓。
传统村落的消失不只影响农村人,与我们每个人均息息相关。今天我们以跑步方式消失传统乡村,待到传统乡村所剩无几,若干年后,如同我们仿制古迹文物一样,人造传统乡村必定会“复古”。我们离不开乡村,因为那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故乡,文化的根脉。失去乡村就失去了乡村文化,可以无所谓乡村消失,但传统村落的消失,附载于村落的文化便会发生断裂。
而这正是谷书记的忧虑所在。“大爱红豆万里行”活动之一,就是“寻找最古老红豆村落”,站在太平楼残破的墙壁下,活动组人员仿佛看到了红豆村的先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这就是乡愁,保护太平楼就是保护传统村落,保护村落才能安放“乡愁”。这是一个时代的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红豆集团正在做这样的努力。
“感谢红豆集团,红豆是实打实地帮助我们”
在重庆万州分水镇饭店吃饭时,老板娘看到我们衣服上的“大爱红豆万里行”,问我们是不是红豆集团的人。我们向老板娘简单介绍了此次公益活动,老板娘连声说红豆集团好,不仅做善事关爱红豆村,而且红豆集团的衣服质量也好,她自己的内衣就是红豆内衣,老公的衬衫也是红豆衬衫。老板娘笑着说,她年轻时就穿红豆内衣,现在红豆集团对红豆村这样帮助,以后更要穿红豆衣服。
当活动组一行到达分水镇红豆村,村民的热情深深感动了记者。男女老少,站在村委会两边的路上迎接活动组一行。记者下车,立时被村民围住,村书记谷统平握着记者的手,不停地说谢谢。下午的公益活动现场,当留守儿童、老人接过红豆集团资助的“探亲费”和“营养费”时,也是连声说感谢。“红豆集团是实打实地帮助我们,感谢红豆集团”,坐在台下的村民也大声说道。
这是发自肺腑的声音。寒门学子林雪峰是红豆村历史上第二个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被红豆村民引以为豪。由于家庭贫困,一年近万元的学费用让林雪峰一家发了愁。红豆集团得知情况,对林雪峰进行了资助,接过5000元资助款,记者发现,林雪峰眼中泛着泪光。
7月27日、28日,活动组一行到达四川威远县新场镇红豆村,继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老人”、“资助寒门学子上大学”、“寻找最美爱情故事”等公益活动。在留守儿童双儿(化名)家,记者被双儿的懂事深深感动。记者悄悄问双儿,不能随爸爸身边读书,想念爸爸怎么办?双儿说,发短信给爸爸。为何不打电话?打电话要电话费,发短信省钱。
新场镇红豆村不仅风景秀美,而且人文荟萃。活动组到达红豆村时,正逢当地“纪念李南晖诞辰305周年暨红豆村第一届红豆七夕节”活动仪式。村主任陈钟梁告诉记者,今天,“聚走全国红豆村,大爱红豆万里行”来到红豆村,全村人都非常高兴。李南晖是红豆村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威远县历史上的一座丰碑,纪念李南晖不仅是缅怀他,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红豆村因红豆树得名,举办红豆七夕节,同样是弘扬传统文化。今后,红豆村将连续举办红豆七夕节活动,与红豆集团一起打造中国的情人节——红豆七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