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志勇 公务员
内蒙古呼和浩特6月27日下文取消限购得到默许,不到一星期,济南传出松绑限购的消息。与此同时,武汉开发商开始相互转发房管局放宽限购的会议内容截图,多地或明或暗地调整放松限购的楼市调控政策。有分析人士称,预计全国30多个城市的限购政策将可能在年内取消。(7月7日《证券日报》)
谁都知道,前几年各地房价居高不下,主要缘于地方的土地财政。而地方之所以让域内土地成为政府的钱袋子,是因为中央与地方“分灶吃饭”的财税制度,即中央每年“分”给地方的财税收入,难以填补地方所承担责任的实际开销。地方政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各项责任都是必须承担的刚性任务,只能另辟财源,不得不把自己绑在房地产这架“战车”上,绞尽脑汁大做土地文章,以高房价、高地价、高税收满足各项支出之需,让土地财政一发而不可收。
国家对此调控,出台限购政策,不让房地产过热,主要目的在于遏制房地产暴利,令其回归理性,既让人买得起房,人人有房住,有益民生,又确保各行业均衡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而限购政策,无疑在事实上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打压之势。毕竟房地产拉动下游60多个行业,打压房地产,无形中累及这些行业,加之社会对行业前景估计不足,资金投放总是囿于既有定势,房地产而外,难做其他尝试,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经济低迷。呼市松绑限购被默许,原因或在于此。
但限购松绑,会不会导致房价反弹,则需要基于房地产市场本身。如果房屋存量太多,供远远大于求,即便取消限购,也难以让房价上扬。所以,当有人预测下半年全国将有30多个城市取消限购,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必过分担忧。
我们最该担忧的问题,其实应该在于限购松绑之后,是不是还会让地方的土地财政卷土重来,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乱拆乱建,让各地凭空涌现众多的“规划之父”、“规划之神”。
很显然,这仍需将焦点集聚到国家即将出台的财税体制改革上来。如果过不了多久,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得以建立,尤其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得到有效调整,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随之建立,那么地方土地财政现状一定会得到扭转和遏制。
届时,房地产行业水分及暴利将被去除,其“一支独大”局面一去不返,诸多实体经济得以提振并获得均衡发展,整个社会市场必将呈现科学、健康、可持续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