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1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共建“湛茂阳”临港经济圈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新一轮的振兴粤东西北计划中,粤西三市重新定义城市定位和发展:阳江打造粤西中心城市,茂名发展主抓产业园区,湛江发展“三大产业航母”争龙头。处于同一经济带下的湛茂阳三市将在新一轮的发展大潮中竞合协调,携手并进。

  ■ 王智亮

  

  广东省委省政府最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对粤西的阳江、茂名、湛江三市的定位是:“湛茂阳临港经济带,打造国家级重化工业基地、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先进制造业基地、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那么,在新一轮的振兴粤东西北计划中,粤西三市是如何认识并开展工作的?对于各自的定位和发展,三市有着怎样的规划?发展过程中,三市如何做到科学有效的竞合协调?

  

  阳江打造粤西中心城市

  

  据《南方》杂志报道,“阳江具备(粤西)中心城市的潜力和现实条件,尤其是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使阳江成为珠三角地区连接粤西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重要节点,更容易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聚,加快经济发展。”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向记者介绍称,“当前,要进一步加快自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扩大内外需求,加快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力争把潜力优势转化为现实条件,争当粤西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和中心城市。”

  据阳江市委书记魏宏广介绍,自建市以来,阳江是唯一一个没有省指定大型国有项目落户的地级市。但2008年至2012年,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等五项指标增幅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其中2012年全市人均GDP是全国水平的93%,居粤东西北地区首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6.28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速也居全省榜首。

  “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都是阳江传统的优势产业。”魏宏广介绍称,全市目前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余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近20家,2012年全市五金刀剪产业产值316亿元;作为传统的旅游度假胜地,2008年至2012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08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6.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7%和30.3%.此外,依托固有的阳江港,2012年港口工业园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01亿元,增长173%。而为了进一步实现省、市两个《决定》对阳江市发展的要求,魏宏广认为:“阳江的这一轮发展急需大工业项目的支撑。”

  据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介绍,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阳江市将与粤西片区内的湛江和茂名彼此间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开展有序竞合,良性互动。“具体来讲,一是主动配套和服务湛江、茂名石化工业基地建设,突出引进重化工产业下游项目,延伸产业链,与湛茂两市共同打造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二是要着力发挥港口优势,做大阳江港,与湛江、茂名等港口加强协调,增加合作,实现错位发展。”

  除了在“大工业”方面发力,魏宏广说,阳江还将继续深挖特色产业优势。对于未来阳江在区域内的定位,魏宏广毫不掩饰地称:“经济总量上,在粤西我们不能跟湛江比大,但人均上肯定超过它。”

  

  产业园区成茂名新引擎

  

  “改革开放前30年,广东的发展靠珠三角,未来30年再造一个广东,就要靠粤东西北了。”茂名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黄永指出,粤北山区,是生态服务区,其发展方向已经限定;而粤东粤西同处沿海区域,情况相似,在未来的粤东西北振兴中将发挥主要作用。

  黄永告诉记者:“其实粤东、粤西两翼腾飞,早在15年前就有规划,只是一直没有能够落到实处。”而这一次的《决定》,在他看来,不仅有政策资金支持,而且有了操作层面的明确抓手,是真的要有所作为的。

  黄永介绍,《决定》对茂名的定位是:世界级石化基地、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特色现代农业基地、粤西组团式海滨城市。而《决定》所提及的三大抓手,“在茂名可以说是已经早一步开始实施并有所成就了”。

  据介绍,在交通方面,茂名境内相继开工建设了一系列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开通的洛湛铁路、年内开工建设的包茂高速和深茂铁路以及预计明年开工建设的汕湛高速,这些交通干线,要么直达茂名,要么在茂名交会对接,都将为茂名打造交通物流枢纽奠定基础。”黄永介绍称,再加上原有的茂名港和正在兴建的博贺新港,茂名将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

  在做强城市中心城区、实现城市扩容提质方面,茂名正在建设完善的环水东湾新城就是起步区。虽然“三大抓手”缺一不可,但在这一轮振兴粤东西北计划中,工业园区的建设将成为茂名做大做强经济总量的重要出路。“我们在做大做强依托茂石化而发展起来的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同时,将会着力打造以博贺湾海洋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中心的滨海新区。”黄永介绍说。

  不过,黄永也坦承,在未来的发展中,茂名将面临严峻的区位竞争。但前景并不全是竞争劣势,茂名也在寻找着自己的差异化发展优势。“比如我们园区,走的就是高端化、差异化、特色化和链条化的路线,”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谭国锋向记者介绍称,“在园区内,所有产业都是跟石化相关,不相干的不接纳,这是特色化……”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做到不仅仅依托茂石化这一棵大树,茂名将在滨海新区内依托博贺湾海洋经济综合实验区,建立世界级石化基地和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滨海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杨伟浩向记者介绍称:“在这里将建成中海石油气电集团2座13万吨LNG专用码头、3座16万立方米全容罐的LNG接收站和309公里天然气输气管线。还将建成粤电、中电国际两个共计8×100万千瓦燃煤电厂项目和配套码头等。”

  

  湛江发展“三大产业航母”争龙头

  

  湛江市以“力争2017年迈进广东经济发展第二阵营,争当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排头兵”为目标,把做大做优经济蛋糕作为头等大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本途径就是放大钢铁、炼化两大项目机遇效应,打好打赢一场工业发展翻身仗。

  在中共湛江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体会议上,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作报告称:“湛江能不能在粤东西北地区大发展中勇拔头筹,关键在于能不能叫响湛江制造,加快打造工业湛江。”其中他提到,要强力打造工业发展重大平台,强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努力开创湛江大工业时代。“特别是要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宝钢、中科炼化两大龙头项目,加快建设晨鸣二期、冠豪特种纸、中国纸业白卡纸项目,打造湛江‘三大产业航母’,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石化、造纸产业基地。”

  据介绍,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特别是胡春华书记亲自推动下,宝钢湛江钢铁项目于今年3月起陆续在网上进行工程、设备招标,主体工程1号高炉于今年5月17日开始打桩,其他六大公辅设施陆续开工。6月27日,宝钢集团与德国西马克集团签署了2250热轧主线设备订购合同,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中科炼化项目也已全面进入土地平整阶段,并完成陆域勘探80%以上;晨鸣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一期达产达效,二期项目于今年4月动工建设;冠豪特种纸及涂布纸产业基地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今年9月试产;中国纸业东海岛白卡纸项目计划9月开工建设。

  在重点工业项目之外,刘小华认为:“开创湛江大工业时代光有几个月亮不行,还必须有众多星星;光有东海岛、奋勇高新区等市级增长极不行,还必须有各个县(市、区)的众多增长点。”基于此,吴川威立海底电缆、广东双林生物医药生产基地两个工业项目基本建成,2×100万千瓦大唐国际雷州火电项目于今年5月开工,2×60万千瓦京信东海岛热电联供、4×100万千瓦京能电力、投资90亿元的鹏尊能源石化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东兴炼油200万吨柴油技改、渤海菜籽加工等7个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

  据统计,湛江已进入历史上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大建设时期。而刘小华也认为,省委、省政府要求湛江建设成为“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市、广东对接东盟的先行区、粤西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强的现代港口城市”等都表明,省委、省政府不但把引领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重任交给了湛江,而且从全国、全省发展的高度确定了湛江新时期发展的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