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凌海电改模式”不要也罢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作为全国电力系统首家民营资本进入农村电网的供电企业,辽宁凌海电力集团及其掌门人张占宇,20年前从“凌海模式”起步,历经数次改制重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占宇背靠电力资源,一手将凌海电力集团打造成总资产55亿的商业帝国的同时,20年间,民资和国资身份渐渐模糊,争议伴其左右。(10月13日《新金融观察》)

  电力体制改革,不管是不是“硬骨头”,其改革的期许与初衷,不外乎两个层次:一要打破垄断格局,二要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让百姓从中受益。

  多年来,老百姓对“电老虎”颇有微词,一是由于垄断经营,导致供电企业从安装到供电,价格难降低,服务难提升。二是由于垄断经营,供电企业从管理层到普通职工,工资往往是一般工薪阶层的数倍。

  近日也有媒体报道,新的电改草案已经形成,即将提交国家发改委。新草案主要有两大看点:推广直购电,逐步形成市场化的电价形成机制;对电网企业改革,电网企业的收入将由国家核定,不再承担买卖电力的角色。

  “凌海电改模式”如果从上述角度考量,似乎此等“引入民营资本”并没有完全打破供电企业的垄断格局和触及改革真命题,反而成为一新的垄断“怪胎”。

  “凌海电改模式”几经改革,国有的电网公司占据70%股份,私人资本占据30%,决定权应该掌握在国有电网手里,民间的30%是从属的。而事实上,凌海模式却是人、财、物以凌海电力集团及其掌门人张占宇说了算,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由国家供电企业说了算变成了所谓的民营改制企业说了算。

  这还不算,问题是新的凌海电力集团,事实上不仅垄断了当地供电资源,还派生出新的同业垄断。现如今,凌海电力集团公司辖八大子公司,经营项目涵盖电力供应、电力安装、输变电制造、特钢冶炼、白酒酿造、房地产开发、百货商贸、餐饮服务八大行业。看似凌海电力集团所属业务有的与电力供应不相关。但试想一下,其他同行业竞争者,谁人不用电。在这样的“语境”下,谁人又敢与凌海电力集团竞争?所以不难想像,“以电逼停”同业竞争者成为必然不足为怪。

  围观“凌海电改模式”,其实最大的受益者:一是既当栽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凌海电力集团及掌门人张占宇;二是当地政府。想必该公司还是交了一定的税费,投资了本应是财政投资的如修路、绿化、客运站等公益事业。

  但不管如何,电力体制改革不能有遮蔽真命题和舍本逐末之嫌。如果让新的垄断模式替代旧的垄断模式,这样做最终受损的还是国家和人民。从长远来看,如此“凌海电改模式”未必真的就对凌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好处,也许有一天还会成为凌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拌脚石”。从这个意义上说,“凌海电改模式”不要也罢。